【药品名称】
通用名:利多卡因凝胶贴膏
商品名:利多卡因凝胶贴膏
【生产企业】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利多卡因,化学名称为:N-(2,6-二甲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4H22N2O 分子量:234.34
【作用与适应症】
用于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于无破损皮肤。
【规格】
每贴(14.0cm×10.0cm)含膏量14g,含利多卡因700mg。
【用法用量】
本品用于无破损皮肤, 覆盖疼痛最严重的区域。按处方量贴敷(单次同时最多使用3贴),24小时内累计贴敷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
患者可根据疼痛部位面积,在除去塑料覆膜前用剪刀将本品剪成小块使用。虚弱病人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减小使用面积。
患者使用时若产生刺激或灼烧感无法耐受,可以移去药物直到刺激感消退后再重新使用。
当本品与含局麻药的制剂合并使用时,必须考虑所有制剂的总吸收量。
【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全身性(与剂量相关的)反应
合理使用本品时由于吸收剂量小,发生全身性反应的可能性较低。利多卡因全身性反应本质上与其他酰胺类局麻药类似,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或抑制(嗜睡、感觉异常、惊厥、昏迷和呼吸抑制等)。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反应可能很短暂或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可能表现为嗜睡或昏迷。心血管表现可能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和心血管衰竭导致的心脏停搏。
局部用药反应
本品使用期间或使用后,皮肤使用部位可能会立刻产生刺激、瘙痒、局部感觉异常、变色、脱色、灼烧感、皮炎、红斑、丘疹、水泡、青肿、水肿、脱皮、或瘀点。这些症状通常轻微、短暂,且为一过性,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内自然缓解。
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可能导致过敏或过敏样反应,但发生的可能性极低。其特点为:血管性水肿、支气管痉挛、皮炎、呼吸困难、过敏、喉痉挛、瘙痒、休克和荨麻疹。若发生以上症状,应采取相关措施。皮肤敏感性检测结果不适用于对本品过敏性不良反应的预测。
【禁忌】
对于酰胺类局麻药有过敏史的患者,或对本品其它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儿童意外接触
使用过的本品仍含有大量利多卡因。尽管该危险至今未被评估,但儿童或宠物一旦咀嚼或吞噬新的或使用过的本品,有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妥善保存、处理本品,确保儿童、宠物或其他人接触不到本品。
慎用
严重肝病患者:因其肝脏不能正常代谢利多卡因,发生利多卡因中毒的风险较大。
对于对氨基苯甲酸衍生物(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等)过敏的患者,未发现使用利多卡因后出现交叉过敏。然而,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本品,尤其是对过敏原不确定的患者。
使用注意
破损皮肤:尽管未经测试,但在破损或有炎症的皮肤上给药时,可能会导致利多卡因吸收量增加引起的血药浓度增高。本品仅用于无破损皮肤。
外部热源:不推荐在利多卡因凝胶膏上方放置外部热源如热的垫子、电热毯,虽然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过研究,但这些情况有可能提高血药浓度。
眼部接触:尽管没有相关研究,但是根据动物使用类似制剂产生的严重眼部刺激的情况,应该避免眼部接触本品。若眼部接触到本品,应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以保护眼睛,直至感觉恢复。
接触过本品后必须洗手,洗手前避免接触眼部。从包装袋中拿出本品后应立刻使用,不要将本品存放于密封包装袋外。将使用过的本品的粘性膏体面对折(使粘性膏体一面自动相粘)后弃置,使儿童和宠物不会接触到。
本品遇湿后会失去粘性。避免接触水,例如沐浴或游泳。
【药物相互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服用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妥卡尼、美西律)的患者应慎用本品,因为毒性作用可能产生叠加或协同。
局部麻醉药:当本品与其它含局部麻醉成分的药物合并使用时,应考虑所有制剂的总吸收量。
【包装】
纸/聚乙烯/铝/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袋,4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