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宫禁糜烂的方法
子宫颈的急性炎症未得到及时治疗而形成慢性宫颈糜烂,症见带下量多,少腹胀痛,腰酸膝软,甚或性交时阴道刺痛出血。
方一清宫败毒饮土茯苓30克,鸡血藤20克,忍冬藤20克,薏苡仁20克,丹参15克,车前草10克,益母草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服。加减:①带下量多、色黄而稠者,加马鞭草15克和鱼腥草、黄柏各10克;②发热口渴者,加野菊花15克,连翘10克;③阴道肿胀灼痛者,加紫花地丁15克,败酱草、大蓟各10克;④带下色白、质稀如水者,减去忍冬、车前草,加补骨脂、白术各10克;⑤带下量多无臭而阴痒者,加蛇床子、槟榔各10克;⑥每于性交则阴道胀痛出血者,加赤芍、牡丹皮、地骨皮各10克;⑦腰脊酸痛、小腹坠胀而痛者,加桑寄生15克,杜仲、续断各10克。功能: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方二乌梅100克,苦参100克,大黄50克,乳香7.5克,没药、蛇床子各10克。共为细末。用法:用3%碘酒棉球消毒患处,再用乙醇(酒精)棉球脱碘,然后把高温消毒后的中药粉末撒在患处,每日1次。
方三外阴消毒后,用窥阴器扩张阴道,取消毒干棉球拭去宫颈分泌物,涂以3%碘酒即可,不需脱碘。每3天复查治疗1次,一般经1~3次即愈。注意:上药时避免浸及阴道黏膜,并在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忌房事。
方四五倍子、枯矾等份为末,取消毒纱布一块,蘸药末贴塞于宫颈部。每日换药1次,有消炎止带、收敛生肌之功,奏效较速。
方五重铬酸钾溶液局部上药,治疗2 713例,1次上药治愈率占92%,一般3次上药后,治疗率接近100%。7年定期随访,复发率仅占0.2%。
摘自《医药信息报》1989年8月17日(资料来源:大连发电总厂卫生所)
方六荔核加工研细末,过80目以上箩筛。治疗时用脱脂棉或纱布蘸该粉直接涂于患处,每2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经2~3个疗程治愈率可达80%,其余20%也有明显好转(以上均指Ⅲ度糜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