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白话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创业点子

中医治疗牙痛的方法

作者:白话网健康 时间:2025-03-01 13:43:18 浏览:

中医治疗牙痛的方法

牙痛是各种牙病所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患病时病人自感疼痛难忍,甚至牵扯患侧头痛,有时可见面部肿胀发热,常言道“牙痛不算痛,痛起来没有命”,牙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病因多因风寒、风热、肾虚和虫蛀等引起。

方一荆芥10克,葛根10克,升麻5克,防风10克,白芷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风寒型牙痛(受凉或吸冷空气疼痛加重)。

方二生石膏25克,荆芥5克,白芷10克,生地黄20克,麦冬20克,牛蒡子10克,防风10克,竹叶15克,知母15克。水煎服,一般2~3剂即愈。主治:风火型牙痛(牙肉发肿,疼痛剧烈,坐卧不安,便秘等)。

方三山药50克,熟地黄20克,麦冬20克,牛膝15克,当归2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肾虚型牙痛(多因肾虚兼风寒引起,往往碰一下即痛不可忍,不管喝热喝冷都痛或兼有腰痛等)。

方四生石膏15克,黄芩10克,细辛2克,生甘草3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连服3剂。本验方清热解毒,并寒热并投,除龋齿外,用之皆有效果。

方五栀子、黄芩各10克,蒲公英、生地黄各30克,牡丹皮、白芷各12克,黄连5克,黄柏、大黄、甘草各6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亦可两煎睡前顿服。本验方除肾虚牙痛外皆可用之,尤以肿痛明显,苔黄脉数者,服之最为对症。

方六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验方)麻黄12克,附子12克,细辛12克,威灵仙15克,黄柏15克,知母12克,苍术12克,川椒12克,黄连、吴茱萸各3克。水煎服(先煎附子约30分钟后,下余药,再煎15分钟即可),每日1剂,分3~4次服。

方七地骨汤熟地黄、骨碎补各30克,每日1剂,一般服1~2剂,即可止痛,复痛时再服仍有效。主治:肾虚牙痛。疗效:应用此方治疗23例肾虚型牙痛,疗效满意,但对实火牙痛则不宜。

方八生地黄10~30克,玄参10~15克,刺蒺藜10~15克,骨碎补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验方)。加减:①牙龈红肿者,加黄连5~8克,牛膝5~7克;②疼痛剧烈者,加白芷10克。

方九取小苏打粉适量,经小圆筒(可用纸做)吹入患侧鼻孔,然后轻轻揉压鼻腔,微有痛感,一般在10~20分钟见效。止痛可达6小时左右,再发可用第2次。若鼻腔干燥,应设法使之湿润,否则影响效果。本方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均有显著疗效。

方十取苍耳子6克,焙黄去壳,将苍耳子仁研细与鸡蛋1个和匀,不放油盐,置锅内炒熟食之。每日1次,连服3剂。疗效:用此法治疗50例顽固性牙痛(包括龋齿、牙髓炎、急性牙周脓肿等)。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1次止痛,3剂痊愈,长期随访,未见复发。

方十一取鲜茜草根洗净,刮去表皮,切碎清水浸泡数分钟,晒干备用。用时取1克,用纱布包好,放入干净碗内加人乳10毫升(鲜牛奶亦可),浸泡数分钟(使成淡红色)后,以该液滴双眼泪囊处,每1~2分钟滴1次,每滴1次可取出像虫一样蛋白纤维样异物,数量不等,直至取完为止。快的30分钟,慢的3小时即可挑完。治疗完时两眼涂以消炎眼膏1次。疗效:用此法治疗龋齿牙痛患者1

700余例,收到良好效果。一般1次止痛,少数病例2次止痛。用后30分钟症状减轻,1~3小时症状消失。

方十二(验方)黄芩5克,知母5克,连翘7克,玄参5克,薄荷5克,升麻3克,甘草5克。水煎服,1日2次。

方十三生石膏30克,鲜生地黄12克,牡丹皮10克,黄连10克。水煎服,治胃火炽盛牙痛,所治65例,全部治愈。

针刺新牙痛穴治神经性牙痛病人取坐位,掌心向上取穴,即在大陵穴下一寸处,用1~2寸毫针,经消毒后快速进针5~7分深,强刺激,待有麻胀及触电感后,留针1~3分钟,一般只取1侧穴位,不分左右。疗效:一般施针1次即可痊愈,少数病例可重复2次。观察103例,治愈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