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肺结核的方法 肺结核吃什么中药效果好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肺部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胸痛,并伴有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食欲不振、长期低热(多在下午或傍晚升高),盗汗、面颊潮红,重者可出现高热不退、周身衰竭。本病中医属“肺痨”范畴,多以先天禀赋有亏,或由后天饮食失调、七情所伤、房室太过等,损伤于肾,造成正气不足,卫气不能御外,营气不能守内,痨虫由呼吸道侵入犯肺,蕴结生毒,日久邪毒伤及肺阴,阴伤津亏,不能养敛肺阳,阳动于外而生热,导致毒热内炽外焚。
【必备秘方】
1.枇杷叶1000克,白果120克,百部60克,地骨皮、竹沥各30克,五味子、冬虫夏草、白及(研极细粉)各15克,蛤蚧2对(研极细粉)。先将前7味(用大号沙锅盛装)加水7500毫升煎至5000毫升,过滤取汁,再加水4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过滤取汁,再加水25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去渣,合并煎液,以慢火煎至1500毫升,加蜂蜜500克炼膏,加入白及粉、蛤蚧粉调匀微熬,装入瓷罐。温白开水冲服,每次15~30克,每日3~5次。骨蒸劳热久不退者,地骨皮加至120克,鳖甲30~60克;夜间盗汗者,加麻黄根30克,生牡蛎15克,桂枝9克;大口咯血者,白及粉加至60克,加三七粉15~30克(或另研白及、三七粉,随服药时每服1.5~3克);便溏者,加苍术60~120克;喘咳甚者,五味子加至30克,蛤蚧加至5对。主治肺结核。
2.鲜白果、菜油各适量。在7~8月份白果将黄时,尤以白露前后2~3日内采摘最好。选择颗大、表皮完整的(勿摘去柄蒂),采下即浸没在菜油内密封,放在室内暗处(忌金属器皿)。浸泡时间至少80日,泡2~3年尤佳。每日早饭前、晚上睡前各服1枚(初服半枚,儿童酌减),温开水送下(不必服菜油)。主治肺结核。
3.山药15克,茯苓(乳拌蒸)、百合(炙)、生地黄(蒸)、麦冬、炒玉竹、海浮石粉、百部(炙)、白芍(炙)、青竹茹各9克,五味子(炙)、甘草(炙)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发热重者,加炙鳖甲6~12克,银柴胡3克,青蒿3~6克;盗汗甚者,加金钗石斛9克,桂枝、生牡蛎各6克;喘甚者,加款冬花9克,蛤蚧1对(研粉,冲服)。主治肺结核。
4.鳖甲、乌梅各12克,秦艽、地骨皮、当归、青蒿、知母各9克,银柴胡6克。每日1剂,水煎服。午后发热、腹痛者,加桃仁、红花各6克;失眠者,加远志、酸枣仁各9克;盗汗者,加龙骨、牡蛎各6克;咳嗽无痰者,加人参6克,黄芪9克,五味子3克;痰多者,加天冬、川贝母、苦杏仁各3~6克;便秘者,加肉苁蓉9克。忌食生冷、腥辣食物。主治肺结核。
5.百部20克,百合、党参各15克,猪肺250克。将百合、百部、党参水煎2次,去渣,入猪肺煮熟,加入姜、葱、蒜、盐,分3次服食,每日1剂。主治肺结核。
【名医指导】
1.适当户外活动。在治疗期间应以静养为主,可以适当散步,打太极拳,呼吸新鲜空气,尽量不要进行强度太大的锻炼活动;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情志上应戒除忧郁、焦虑、悲伤心态,悲忧伤肺,过度的悲忧情绪可以影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对肺结核患者康复不利,治疗上要多积极配合,心态平和,积极向上。
3.在饮食上不要偏食,禁食辛辣生冷,可适当服用药膳调养,多食养阴类食物如百合、银耳、枸杞子,西洋参等。
4.生活中尽量戒除不良嗜好,如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吸毒及网络依赖等。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可熬夜,经常熬夜会耗伤阴血,阴阳失调,免疫力低下,不利康复。
5.控制传染源(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阳性患者是结核主要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普及卡介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