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怎样预防眼病?人到中年,眼睛也渐渐开始老化,不仅视力会出现下降,还容易出现很多眼部疾病。那么中年人怎样预防眼病呢?
有关专家分析人为,出现这种走向,可能与中年人在家庭和事业两方面都是顶梁柱,承受着过大的精神压力有关。有资料表明,即使没有什么眼病,40岁以后大多数人的视力敏锐度、对比度开始下降。但如果能对一些中年人的常见眼病加以早期防治,就会防患于未然。
干眼,让人心好烦
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中年人患有视疲劳,它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视疲劳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愈。它是花眼的前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快就会花眼。而长期视觉疲劳,就会导致干眼症。如果干眼症不能及时治疗,严重的会损伤角膜,导致严重的眼病。
专家提示:首先,有视疲劳症状时先到医院检查,以排除眼病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视疲劳;其次,消除引起视疲劳的各种因素;中年人出现干眼症时更应重视,及时到医院查清原因,及早治疗;此外,可适当用一些解除眼疲劳和治疗干眼症的眼药水。与此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预防视疲劳。
飞蚊,告知眼已老
飞蚊症是一种性改变,是由于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玻璃体液化或玻璃体后脱离而引起的,通常不影响视力,患者常常在一段时间后就适应了。少数情况下,飞蚊症可由一些致盲性疾病引起,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飞蚊症往往是这些疾病的早期表现。
专家提示:中老年人如发现有“飞蚊”症状,首先要冷静,不必恐慌,然后及时到医院眼科诊治。如单纯为老年性退化性改变,对视力没有大的影响,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是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则需要查清原发病是什幺,然后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中浆,男性易发病
中浆是中年人常见的一种眼底病,其中男性远多于女性,且易复发。在物象形成过程中,视网膜的作用就像是照相用的底片,而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区域,当黄斑区色素上皮的屏障功能发生障碍时会导致视网膜的盘状脱离,这就是中浆。此时,患者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变小变色或眼前暗影。尽管中浆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3-6个月内不用任何治疗可自然痊愈,但多次复发、病程长者可有轻度或中度的视力减退,甚至视物变形不能消退。
专家提示:一旦发生中浆,应到医院就诊。目前最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指导下进行眼底激光,对于不适宜激光治疗的病人,中医中药也有很好的疗效。
护眼注意事项
1、遮蔽强光
人到中年,晶体开始逐步老化,过多紫外线照射是加快晶体老化的速度的凶手。因此,在夏日阳光强烈的时间段出门,最好佩戴护眼工具,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遮阳镜等。
2、日常“三养”
简单的养眼妙法是日常“三养”。一是闭目放松。静心闭目片刻,以两掌轻捂双眼,两肘支撑在桌子边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30秒后,睁眼闪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明显改善视力,特别适用于经常阅读和写作的中老年人。二是远眺按摩。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端立或坐定,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用洁净的两手中指由鼻梁两侧内角鼻凹处开始,从上到下环形按摩眼眶,然后眨动20次。三是转动眼球法。坐在床边或椅上,双目向左转5圈,平视前方片刻。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不要间断,日久可见良效。
3、配戴合适的眼镜
人到45岁左右时由于眼的调节功能减退,视近物时发生疲劳、视物模糊。原有高度近视者视近物时需要重新配镜,原来没有近视、远视的人视近物时需配戴老花镜。配老花镜时应通过正规的医学验光,并且每隔一两年都要到医院重新验光。选戴遮阳镜时也要注意选择确实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眼镜,颜色以淡灰色为好。由于人的瞳孔受光线的照射会发生对光反应--瞳孔缩小,以减少光线对晶体及视网膜的伤害。戴上劣质遮阳镜,瞳孔不再缩小,可也不能阻挡紫外线和光线对瞳孔的照射,就会使晶体及视网膜更多地接触紫外线,加速白内障的进程。
4、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许多中老年人易得的全身性疾病,往往与眼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高血压与球结膜出血及眼底出血,脑血栓与视网膜血管栓塞,糖尿病与眼球运动障碍及白内障,肾病与视网膜渗出,血病与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