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伍禁忌
1.含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的相互作用川乌、草乌、附子与半夏、贝母、瓜蒌、白及、白蔹、天花粉属配伍禁忌。乌头为“大辛、大热、大毒”之品,其主要含乌头碱,口服中毒剂量为0.2mg,致死量为2.5mg。瓜蒌、白及、白蔹等都有增强乌头碱的毒性作用。乌头类中药和半夏、贝母对中枢神经系统均具有麻痹作用,相互配伍会增加其毒性。因此,凡含有这些中药的中成药不宜同时并用。含乌头类中药较多的中成药等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以防超剂量引起毒性反应。
因川乌、草乌在加入卤巴炮制后含有多量Ca,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同时炮制后又含乌头原碱,也具有强心作用,所以此类中成药也不宜并用含大量强心苷的中成药如洋地黄片、凉冰花草片、蟾酥丸等。如果合用,会增加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2.含麻黄的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的相互作用麻黄所含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同时对中枢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所以含麻黄的中成药禁忌与降血压的中成药如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牛黄降压丸等并用;也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活心丹、心宝丸、益心丸、补心气口服液等联用。
含麻黄的中成药与含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中成药如舒络片(含帕吉林)、消痢片(含呋喃唑酮)等不宜同服。因为帕吉林和呋喃唑酮能抑制人体单胺氧化酶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易被破坏而贮于神经末梢中,当服用含麻黄的中成药时,麻黄碱会促使其大量释放,从而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3.含朱砂的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的相互作用含有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的中成药不宜长期服用或并用,否则易致蓄积中毒。此类药有些纯汞含量很高,如安宫牛黄丸所含纯汞剂量已接近致死量,再相互并用,可引起心肌变性,肾脏损害,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含朱砂较多的中成药如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丸等与含较多还原性溴离子或碘离子的中成药如治痫灵片、消瘿五海丸、消瘿顺气散等长期同服,在肠内会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导致药源性肠炎,赤痢样大便。
4.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的相互作用甘草与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作用相反,并用毒性会增加。因此含有这些中药的中成药不宜并用,以免中毒。
因甘草、鹿茸具有去氧皮质酮样作用,能“储钠排钾”,因此,含甘草、鹿茸的中成药与含大量强心苷的中成药连续同服,会导致心脏对强心苷敏感性增高而引起中毒。
与降血糖的中成药合用,则因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使血糖升高,从而减弱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5.中成药酒与其他中成药的相互作用中成药酒含大量乙醇,乙醇会引起酶的蛋白质变性,与含大量淀粉酶的中成药如山楂丸、午时茶冲剂、麦芽片、保和丸、健脾丸、磁朱丸等不宜并用,否则会使作用减弱。
因乙醇是酶诱导剂,能促进巴比妥类代谢灭活,因此中成药酒忌与含有巴比妥类的中成药如胆蛔宁片、治痫灵片等并用;同时乙醇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巴比妥类易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严重的中枢抑制。曾有人把巴比妥类药物与含大量乙醇性的饮料同服,结果发生猝死。
中成药酒与含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中成药不宜同用,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酒中酪胺代谢,而引起高血压危象及乙醇-戒酒硫样反应。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发生,表现为面部发热、潮红、眼结膜充血、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视物模糊、呼吸困难等,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用药量加饮酒量大者情况更严重,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反应更为严重,剧烈者可致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意识丧失、惊厥、休克,甚至死亡。
乙醇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中成药酒如果与含大量五倍子、诃子、黄药子等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中药所组成的中成药,如紫金锭、苏合香丸、四季青糖浆、地榆片等并用,可能发生药源性肝病。尤其是连续使用时间过长,对肝损害更易出现,应避免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