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白话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创业点子

丹毒最好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丹毒的方法

作者:白话网小吴 时间:2025-03-01 14:41:42 浏览:

丹毒最好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丹毒的方法

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任何年龄、季节均可发病,好发于小腿及头面部,婴儿常好发于腹部,其他任何部位亦可发生。发病急剧,常先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继而在患部出现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紧张灼热,迅速向四周扩大。有时损害处可发生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消退时,局部可留有轻度的色素沉着和脱屑。

丹毒在中医文献中有不同的名称,发于头面部称“抱头火丹”,发于胸腹腰胯者称“内发丹毒”,发于下肢者称“流火”,新生儿丹毒则称“赤游丹”。因皮肤黏膜破伤(如挖鼻、皮肤破伤、足癣等),毒邪乘隙侵入,热毒之气,郁于肌肤,不得疏泄而发。辨证可分为四型。

风热毒蕴证

发于头面,皮肤焮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出现水疱。伴恶寒发热,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

肝脾湿火证

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胁痛。伴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肝泻火利湿。

湿热毒蕴证

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伴低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利湿清热解毒。

胎火毒蕴证

发生于新生儿,多见于脐腹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谵语、恶心呕吐。治宜凉血清热解毒。

专家提醒

本病多呈急性过程,全身症状和皮损一般在4~5日达高峰,应及时到医院诊治。若不积极治疗,尤其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23 汤药疗法

(1)黄连解毒汤(《肘后方》)

清热泻火解毒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风热毒蕴,发于头面,焮红灼痛。

准备原料:黄连9克,黄芩、黄柏各6克,栀子12克。

自己动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温服。

秘诀告诉你

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均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2)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湿热毒蕴,发于下肢,局部红肿疼痛。

准备原料:玄参15克,当归10克,金银花20克,甘草6克。

自己动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温服。

秘诀告诉你

方中玄参凉血降火,当归活血止痛,金银花清热解毒,甘草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玄参、金银花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24 敷贴疗法

(1)仙人掌方(《中医皮肤病性病学》)

清热解毒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红肿热痛明显者。

准备原料:鲜仙人掌数片。

自己动手:将鲜仙人掌剖开,取肉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

秘诀告诉你

方中仙人掌药用首载于《本草纲目拾遗》,仙人掌可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疔疮肿毒的作用显著。

(2)蜈蚣散(《中医药临床速查手册》)

攻毒散结,活血止痛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发于下肢者。

准备原料:蜈蚣、全蝎、冰片、樟脑各等份。

自己动手:蜈蚣、全蝎置于瓦上焙酥,与冰片、樟脑共研细末,取细末2~3克,用麻油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每日1次。

秘诀告诉你

方中蜈蚣、全蝎攻毒散结、活血止痛,冰片清热止痛,樟脑除湿杀虫、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有抗真菌、抑菌作用;全蝎有镇痛作用;冰片抗炎、镇痛、抑菌;樟脑刺激皮肤有微弱的局麻作用。

25 熏洗疗法

(1)皮炎洗剂(《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清热解毒消肿

专家意见:治疗下肢丹毒,红斑肿胀,表面光亮,触之灼热,或伴恶寒发热。

准备原料:大黄、黄连、黄芩、黄柏各15克。

自己动手:上药用粉碎机粉碎成粗末,用80℃以上开水冲泡或煮沸,待自然冷却或温后,用纱布蘸药液敷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3~4次。

秘诀告诉你

方中大黄泻下攻积、清热解毒、泻火止血、活血化瘀,黄连、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的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链球菌亦很敏感,且不易产生耐药性;黄连、黄芩、黄柏亦具有类似的抑菌效果,洗剂浓度较高时对溶血性链球菌和致病真菌有杀灭作用。

(2)凤仙紫苏洗剂(《中医皮肤病性病学》)

活血通络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反复发作,形成橡皮腿者。

准备原料:鲜凤仙花带茎叶、紫苏、葱白各100克。

自己动手:上药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左右,过滤取药液,熏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

秘诀告诉你

方中凤仙花带茎叶祛风湿、活血止痛、解毒,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诸药合用,以达解毒散寒通阳、行气活血通络之效,缓解橡皮腿的肿胀。

26 针灸疗法

(1)体针法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各型。局部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紧张,自觉灼热疼痛。

取穴:循经取穴,主穴:大椎、曲池、陷谷、委中;配穴:太阴、合谷、足三里。辨证取穴,主穴:地机、血海、三阴交、丰隆、太冲;配穴:头痛加太阳、风池,呕吐加内关,大便秘结加下巨墟,惊厥加水沟、后溪,病变在头面加头维、四白、翳风,病变在下肢加悬钟、昆仑。

方法:施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艾灸法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各型。局部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紧张,自觉灼热疼痛。

取穴:在肩髃与曲池连线中央硬结处。

方法:大蒜切片,上置艾炷,每次灸5~7壮,每日1次。

(3)针四缝法

专家意见:治疗丹毒各型。局部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紧张,自觉灼热疼痛。

取穴:四缝。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消毒三棱针速刺四缝,挤出黏液。病在左刺左,病在右刺右,病在中刺两手。病轻者只刺中指一缝即可。隔日1次,3次无效者改用他法。

27 砭镰疗法

(1)三棱针刺血法

专家意见:治疗下肢丹毒,局部红肿灼热,表面光亮。头面部丹毒、新生儿丹毒禁用。

取穴:阿是穴、委中。

方法:刺血前,先于患处寻找紫暗色充盈的小血脉(如无,可选周围的小静脉),然后在选定的刺血部位上用左手拇指向刺血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刺血部位,继之用20%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选择长约6厘米的三棱针,右手拇食中指三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1~2分,对准已消毒部位快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之出血后让其自然凝固。

秘诀告诉你

实验证明,刺血疗法能调节炎症灶的微循环,改善炎症灶的血管通透性,明显抑制白细胞在炎症区域的游走,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而且可以影响炎症性质,使炎症灶以增生炎症反应为主,可以控制和缩小炎症坏死面积,促进细胞修复性再生过程。

(2)梅花针法

专家意见:治疗下肢复发性丹毒,局部红斑或暗红斑,肿胀疼痛。头面部丹毒、新生儿丹毒禁用。

方法:患处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轻叩刺之,直至少量渗血,隔日1次。

秘诀告诉你

叩刺出血,使蕴阻之邪热随血外泄,以达泄热排毒消肿之效。

标签: 治疗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