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妈妈了就得凡事都有妈妈的范儿,再也不能像小姑娘那样冲动,喜怒无常,要知道,妈妈的生活习惯和性情也会直接影响我们宝宝的成长的,首先好妈妈要学会修炼延迟满足。
从购物修炼延迟满足:购物是女人的天性,但很多东西却只凭着一时冲动而购买。妈妈们不妨利用理智购物来训练延迟满足的能力。比如,看上了一款喜欢的包,以前会马上掏钱买下来。现在试着让自己离开包包,在商场转几圈,或者干脆回家,冷静两天,如果你还是觉得喜欢再去掏腰包。当这一品质迁移到教育孩子上时,你就是一个会延迟满足的妈妈了。
吃东西培养延迟满足: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吃葡萄的文字,“有一堆葡萄,乐观主义者必是从最坏的一个葡萄开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个,把希望永远留在前头;悲观主义者则相反,越吃葡萄越坏,吃到绝望为止。”其实,不仅仅是吃葡萄,许多食物只要稍稍调整顺序,就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奖赏。比如你喜欢吃蛋糕上的巧克力,那么就试着先吃掉蛋糕。渐渐地,你将明白一个道理,将欲望推后一些,你的感受会更好。
环境隔离:女性容易受当前情境的影响,近而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急切爆发的青绪比较猛烈,也有可能给幼小的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因此,妈妈们有必要学会推迟爆发强烈的情绪。环境隔离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当你感觉怒气冲天想向孩子和家人发火时,先在心中对自己喊“停”,然后迅速离开当下的环境,找一个地方让自己冷静一下。有时候,哪怕只是去一下洗手间,情绪也能得到缓解。当你的理智渐渐恢复再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时,所得到的结果将大大不同。
放慢节奏:放慢生活节奏,会为自己的延迟满足加分。比如,吃饭时,不再狼吞虎咽,而是细嚼慢咽,说话时,不再提高嗓门,而是用缓和的语气表达想法;走路也不一定健步如飞,而是四平八稳。除此之外,每个月给自己一次接近自然的机会,用心感受阳光、清风,观察一草一木……美丽的大自然会将心中的浮躁、急切全部拂去;每天不再急匆匆地起床,而是在床上做一个舒缓的仪式,比如,松松紧绷的肌肉和肩膀,慢慢地转转头、转转颈,深深地吸一口气再起身,这个舒缓的仪式,会提醒你在一天里学会“慢”。当你的生活节奏能从心里慢下来时,对于冒出心头的愿望、冲动,你也就渐渐学会放一放了。
转移注意力:在典型的“棉花糖”实验中,实验者给作为被试的孩子们发了一粒糖,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掉,只能得这一粒,如果等五分钟吃掉,可以得到更多。之后发现,能忍住不吃的孩子,会通过假睡、玩玩具等方式来转移自己对糖的关注,结果他们得到了更多的糖;而那些盯着糖看的孩子,则是迫不及待地将糖放到了嘴中。随后跟踪调查,那些能推迟吃糖的孩子较之那些急切吃糖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也很好地证明了转移注意力对实现延迟满足的重要性。妈妈们不妨学习一下,当你被某个愿望折磨得心里难受时,不妨先去做点感兴趣的事情,内心的折磨感将大大降低,你也将更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