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假鸡蛋和真鸡蛋的区别 假鸡蛋怎么辨别
鸡蛋也可以造假,是真的吗?
煮鸡蛋是老百姓早餐餐桌上的常客,一般情况下,煮熟的鸡蛋蛋黄绵软,有时需要就着粥汤吃,才不至于被噎着。但是煮熟后的鸡蛋黄十分坚韧,扔到地上竟能弹跳起来,这样的鸡蛋您敢吃吗?
在现实生活中就发生过这样的蹊跷事,有人在超市买回鸡蛋,煮熟后蛋黄十分坚韧,因此怀疑这就是传闻已久的“人造鸡蛋”。不过经权威部门检测,这些均为真鸡蛋。
但这并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因为能够以假乱真的“人造鸡蛋”传闻由来已久,农户频频接触到推销“人造鸡蛋”制作方法的培训广告,也有专家表示存在人工制作“人造鸡蛋”的配方。那么传闻已久的“人造鸡蛋”真的有吗?
这些消息可靠吗?
剖析
国外报道
2014年2月17日的一则报道称,美国加州旧金山市区名为HamptonCreek的一家公司成功研制出人造鸡蛋,该鸡蛋由植物原料制造,据称营养价值、味道等均与真鸡蛋几乎一样,并将其命名为“超越鸡蛋”(Beyond Eggs)。这种“鸡蛋”的人造食材主要由从包括黄豆在内的豆类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构成,可以取代传统鸡蛋,可用在面包、蛋糕、蛋黄酱、鸡蛋面等食品的制造过程中。
“跳高”鸡蛋的可能原因
而前文说到超市买来的“跳高”鸡蛋经过检测均为真鸡蛋,那么这些鸡蛋是怎么检出的呢?质量监督部门检测鸡蛋的过程主要包括:一是鸡蛋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二是其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包括可能添加的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用来假冒蛋白质的三聚氰胺等;三是感官指标,如蛋壳、蛋黄、蛋白以及色泽、气味等。分析测试采用“裂解色谱—质谱(PGC—MS)检测鉴别法”,比较样品蛋与正常鸡蛋热裂解产物指纹色谱图的异同。结果显示,所有送检样品均为真鸡蛋。
对于真鸡蛋为什么会“跳高”的问题,一些养殖户和鸡蛋批发商表示,北方的一些鸡蛋冬天产下来后若没有及时保存起来,就有可能被冻坏,冻坏的鸡蛋蛋黄煮后就跟乒乓球一样有弹性。而有些专家表示,农村用棉籽饼当饲料喂鸡,可能会造成“棉酚”含量过高,导致“弹丸鸡蛋”;而另外一种叫“茴麻”的野草混入饲料,也可能造成“弹丸鸡蛋”。
“人造鸡蛋”存在吗?
有专家表示,“人造鸡蛋”可利用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制作而成。其“蛋壳”由碳酸钙、石蜡及石膏粉制成,而“蛋清”则主要由海藻酸钠加上明矾、明胶、色素等合成,是将海藻酸钠加进水制成溶液后,不断搅拌而成。“蛋黄”的主要成分同样是海藻酸钠液,再加入如柠檬黄之类的色素后,放进模具中,最后放入氯化钙溶液中凝固而成。由于“人造鸡蛋”含有99%的水分及1%的添加剂,所以假鸡蛋价格低廉,每只仅需1毛钱。
可见,不排除有人可能用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类似禽蛋的东西,但要想把假蛋做得跟真蛋一模一样,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
有人在网上搜索到,许多公司公开传授所谓“人造鸡蛋”的制作技术。这些广告称,该产品造价低廉,工艺简单,口感丰润,在市场出售可以“以假乱真”。有调查人员联系了一家公司,提出想当面学习假鸡蛋的制作技术,但工作人员却推三阻四,称原料不齐、时间很长,继而推荐记者买光盘和资料,称技术非常成熟,很好掌握,一份资料1500元。而网上其他所谓公司的“技术转让”方式也如出一辙。
曾经有接触过“人造鸡蛋”技术的人表示,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所谓的“人造鸡蛋”技术,要么就是对方在演示的过程中给观众玩了一个魔术,用真鸡蛋替换了“人造鸡蛋”;要么就是技术是存在的,不过5分钱的成本做出一个跟真鸡蛋几乎一样的东西不大可能。无论哪种结果,都是为了骗取“技术引进”费用。
真相是这样的
农户频频接触到推销“人造鸡蛋”制作方法的培训广告,也有专家表示存在“人造鸡蛋”的配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真正拿出“人造鸡蛋”。这证明假鸡蛋只是一个传闻。即使有更高明的技术能制作成功,其生产成本也不会低于一个真鸡蛋的成本,如果有人想以此牟利的话,那么将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因此广大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