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检为什么要空腹
为什么有些检查要求空腹?
这是因为,在进食后,食物中的不同成分会对检查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进食后再采血的话,食物分解后进入血液,可使血清浓度升高而影响了各项指标的检查结果,如:转氨酶、甘油三酯;食用动物血后可使粪隐血呈假阳性;进食后,胆囊收缩,超声检查时,影响到显影而容易遗漏病变;另外,进食后,食物跑到胃肠之中,在做腹部超声检查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显影而使分辨正常异常变得更加困难了。所以,对一些健康体检项目,如抽血、腹部超声等,通常还是建议在空腹下进行。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空腹呢?
是不是仅仅当天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就可以了?其实也不全是,除了体检当天不吃早餐、不喝水外,在体检的前三天开始,也应该开始保持清淡饮食和规律的作息,尤其是忌食高脂肪的食物,并于体检前一天晚餐后就不再吃东西,而且尽量不要太晚吃晚餐,以保证到体检时,前一天吃进去的晚餐能完全消化掉,而食物的消化通常需要8小时。
当然,空腹抽血也不是说要受检者在非常饥饿的状态下去抽血,人在非常饥饿时,也会因机能发生变化而影响到化验的结果,而且人在极度饥饿状态下也容易因低血糖而出现浑身直冒冷汗、头晕、昏厥,甚至发生低血糖休克。所以,在做健康体检时,需要空腹的项目最好能安排早一点去做,以上午7:30-10:00为宜。
老病号别急着停药去体检
此外,还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有些人担心服用的药物会影响到体检的结果而在体检当天擅自停药,其实这样也是很危险的,像一些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通常在早晨时较高,如果为了空腹体检就不吃降压药,那么很可能会使得血压突然飙升而影响到健康。
一般来说,对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人,在健康体检前,也可以照常服药,并在体检中告知医生。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平时服用的药物,待空腹项目检查完之后,再像往常那样服药,切勿耽搁太久造成漏服而引起病情的波动。
最后,如果检查完之后,出来的检查报告单上提示有异常结果时,应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或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二、体检前能喝水吗
体检前喝水不超过200毫升
体检前喝太多的水是不行的,这会影响我们的体检结果,所以体检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下千万别喝太多的水哦!
严格说来,体检前是不能喝水的。不过如果是刚刚起床渴得厉害,可以喝少量不超过200毫升的白开水。在这里,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者可正常服药,不会影响检查结果。
“人在早上起床后血液粘稠度非常高,喝少量的水可以对血液起到稀释作用。如果体检的当天早晨喝下200毫升的水,从家里出发到体检中心,再到全身扫描,最快也要半小时的时间;这时之前喝下的水早已被吸收,并已渗透入组织参与代谢。这半小时会有20-40毫升的尿液生成,还会通过呼吸和出汗排出一部分。所以体检时血容量增加不会超过40毫升,算一下比例不到1%,因此对血液的指标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专家说。
所以喝少量的水还是可以的,但是千万别喝太多了,如果以前你在体检之前忽视了这些的话,那么在以后要注意了哦!
当然,体检时要查不同的项目,对是否能喝水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验前喝水会让红细胞等相关结果受到影响比较大。总体来说,适量喝一点水对其他项目的检查结果影响并不会太大。当然,空腹喝含糖饮料会使血糖骤然升高,特别是在体检扫描前的几小时之内,最好不要喝含糖饮料,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三、老人看病体检前如何饮食
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糖调节功能下降,检查前进食高糖食物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现象。一般人检查血糖前1天尽量少食高糖食物,但对于老年人,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在检查前两天就不要进食高糖食物了。高糖食物有糖包、果酱包、糖饼、甜点心等。此外,测血糖前不宜过量运动。情绪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所以,查血糖前除忌口外还要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老人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临床观察表明,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时后,体内还会有一些脂肪和蛋白质没有完全被代谢,检查时就会出现肝功能酶含量增高,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因此,除检查前3日内不吃高脂类食品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检查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检查肾功能前3天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尿素氮和血肌酐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这两项检查同样会受到饮食的影响,特别是尿素氮,在大量蛋白摄入后,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血肌酐值也会升高。为排除饮食的影响,查肾功能前3天应当避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确诊高血压前1-3周进低盐饮食。大量研究显示,高盐摄入可抑制细胞膜钠的主动转运,造成细胞膜钠的主动转运障碍,还会使交感神经活性加强,使血压升高。在高盐饮食(每日10克以上)1~3周后,正常人中有15%~42%会出现血压升高。为避免误诊高血压,检查前1~3周要进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取量不应超过6克。
做心电图、脑血流图24小时内禁酒。在24小时内,酒精可使血流加速、心跳加快,甚至诱发心律不齐或心率失常。因此,做心电图检查前24小时内一定要禁酒,以免造成误诊,饮酒后做脑血流图会出现脑血流加快,造成血管梗阻的假象。
四、在体检前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一、心电图检查
检查前应安静休息5分钟左右,不能在跑步、饱餐、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异常,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作饱餐试验及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检查前,还应于检查当日禁食。
二、脑电图检查
在检查前1天要洗头,且不能使用发油。检查前24小时要停止服用镇静剂、兴奋剂及其他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以避免检查时形成象,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脑电图检查必须在饭后3小时内进行,如检查前不能进食者,则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口服50克糖粉液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以防因低血糖而影响检查的结果。
三、甲状腺碘试验
检查时必须是空腹,检查前不能服用含碘制剂或吃含碘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海蜇、紫菜等。
四、肾图检查
检查前一定要排空小便,不得饮茶和咖啡,不能服用利尿剂。
五、纤维内窥镜检查
支气管纤维镜检查4小时前要禁食、禁水,以免因检查刺激引起呕吐。戴有活动牙者,检查前一定要取下,防止检查过程中牙脱落而误入气管或食管内。胃镜检查前的6~8小时要禁食,防止插管时呕吐和影响检查所见,检查前还要排空大小便。肠镜检查前3天应吃少渣饮食,检查前1天服泻药,检查前3小时要灌肠,以排空肠腔内的粪便。
六、CT检查
做腹部CT检查前必须禁食、禁水,以免形成伪影,影响CT图像质量。其他部位的CT检查则不必禁食禁水。
七、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检查前3~4小时禁食。认真练习医生教给的检查中所需要做的动作,如吸气、闭气,以配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