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产妇容易出汗,一觉醒来,总是满身大汗,遇到夏天,出汗就更多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产妇于产后出现涔涔汗出,持续不止者,称为“产后自汗”。若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称为“产后盗汗”。产妇爱出汗,是因为产妇的皮肤排泄功能比较旺盛,所以出汗多,尤其在睡后和初醒时,更为明显。
此外,由于分娩以后,产妇的新陈代谢活动和内分泌活动显著降低,机体也再不需要如此多的循环血量了,积聚的水分就显得多余,必须排出体外,才能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产后机体的全面康复。
产妇在产后不仅尿量增多,而且,支配汗腺活动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也占优势,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这就使得产妇无论是在冬天还是在春秋季节,皆是全身汗涔涔的。这是机体在产后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并非是身体虚弱,也不是什么病态,属于生理现象,不是病,常在数日内自行好转,不必过分担心。
但是,在出汗时,由于毛孔张开,易受风寒。所以要随时用干毛巾擦汗,最好每晚用温水擦澡1次,还应勤换内衣裤,以防感冒。在出汗的时候,一定要防止受风、着凉,且在出汗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倘若出汗过多,长久不消失,多是产妇体虚的表现,那就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其实日常的生活调养也是很必要的,以下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调养的方法,供产妇参照: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吃些鸡肉、猪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豆类制品。
注意避免出汗后受凉伤风。
内衣经常换洗。
更衣前用毛巾擦干身上的汗液,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产后新妈妈将妊娠期间体内聚积的大量水分通过皮肤出汗予以排除,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种汗称为产褥汗,常在几天之后就会自然好转,不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