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嗝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有些新手爸妈缺乏育儿经验,总觉得宝宝打嗝不舒服,想帮助宝宝止嗝。其实婴儿打嗝大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爸爸妈妈们不用担心,如果不放心,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帮助宝宝止嗝。
婴儿打嗝是一种的常见现象,新手妈妈一定遇到过。那么是什么引起婴儿打嗝的呢?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肌肉连续收缩所致。宝宝与成人一样,其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被称为“膈肌”的很薄的肌肉,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膈肌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膈肌运动是受自主神经控制的,孩子出生后一两个月,由于调节横膈肌的自主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孩子受到轻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气、吸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同时发出“嗝嗝”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就是所谓的婴儿打嗝了。有时孩子打嗝的时间可持续5-10分钟,看起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但是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不必担心。
人出生后其神经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情况孩子3个月后,调节横膈肌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打嗝的现象会自然好转。少数情况下打嗝也可能是疾病造成的,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物过敏、胃炎等。这种情况,宝宝除了打嗝,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漾奶、呕吐、睡眠不安、喂食困难等。
如何停止宝宝打嗝?
其实应该是没有任何可靠的方式来停止婴儿打嗝,尤其是仍不确定为什么会发生打嗝。宝宝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一般无需作处理,通常打一会儿就可自行停止,除非发作时间较长,连续超过5至10分钟以上。如果宝宝因吃奶后腹部胀气,放下平躺时会打嗝,通常是因为奶洞小,使婴儿在吸奶的时候,需要很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气,造成宝宝胀气现象;因此,家长可以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多抱一会儿,轻轻拍宝宝背部,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
此外,试着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宝宝他拍背加强排气,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你或婴儿的注意力,或许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症状。
无医学根据的处理方式
虽然目前没人肯定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婴孩打嗝,而且打嗝造成的困扰绝对是对父母更多于对婴孩。解决之道:可不必任何处理,顺其自然,最终婴孩的打嗝将逐渐变得较不频繁。
如果还是觉得需要做某些努力来安慰自己的话,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建议:给宝宝吸吮一些糖水,可能这个方法并不一定成功,但至少无害不妨一试。不过如果宝宝频繁的打嗝,同时并有食欲变差、体重减低或重复的呕吐,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
此外特别提醒家长们,有些无医学根据的处理方式,如服用蜂蜜来治疗打嗝或压眼球等,是不适用于一岁以下的婴儿,因为蜂蜜中可能含有clostridium botu1inum属的细菌,婴儿的胃酸不一定有足够能力可以杀死这些细菌,所以要特别的小心。
日常照顾预防打嗝建议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神经发育还不太成熟,所以才会经常打嗝,绝大多数不是病,无需过于担心、惊慌及治疗,通常过些时日等宝宝长大后就会自然好转,一般不会造成影响和后遗症。只有极少见因“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处理方式为勿让宝宝一次过量的喂食,喂奶后让宝宝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且半小时内勿让其平躺,四个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麦粉以增加奶的稠性;更少数的宝宝可能是对牛奶蛋白过敏所引起,可依医师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小精灵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宝宝打嗝,需注意喂食宝宝要在安静的状态与环境,千万不可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的时候喂奶。且要有正确的喂奶姿势,进食时也要避免太急、太快、过冷、过烫,在宝宝打嗝时可用玩具或轻柔的音乐,来转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以减少打嗝的频率,或是让宝宝在喝奶的中间停一下休息,让宝宝直立站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排气,打完了饱嗝可避免连续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