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白话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创业故事

公交卡里的钱会丢吗会不会被偷

作者:白话网小陈 时间:2025-03-03 14:44:27 浏览:

公交卡里的钱会丢吗会不会被偷

公交卡里的钱会莫名被“挤丢”,是真的吗?

在各种交通工具中,公交几乎关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曾经有这样的传言:“挤公交的请注意:公交卡里的钱会被挤丢!”说某地有神人申请个小公共汽车运营证,然后拆下公交读卡器,把公交读卡器做移动化、信号增强、关闭蜂鸣器改装后装包里,天天到处挤拥挤的公交、地铁,乘客包里的公交卡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刷掉了钱!一个月能“偷”上万。因此提醒大家拥挤时一定保护好公交卡,防止公交卡中的钱被“挤”丢!

这,是真的吗?

剖析

公交卡工作原理

公交卡中的钱能否被“挤”掉我们暂放一边,先来了解下公交卡的工作原理。

城市中乘坐公交车时使用的是一种IC卡。IC卡是指集成电路卡,常见的IC卡采用射频技术与IC卡的读卡器进行通信。IC卡与磁卡是有区别的,IC卡是通过卡里的集成电路存储信息,而磁卡是通过卡内的磁力记录信息。IC卡的成本一般比磁卡高,但保密性更好。

公交车IC卡是一种非接触式数据卡,当IC卡接近刷卡机时,卡内线圈产生感应电压,可以对卡与外部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传输。换句话来说,就是读卡器发射电磁波,IC卡内部的线圈把收到电磁波转换成电流,驱动核心芯片工作,将芯片内储存的信息通过线圈再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读卡器收到后再通过后台的软硬件采取某种行动,或是再次发送电磁波改写数据,或是打开道闸,或是从电脑的数据库上调用信息。

读卡器的功用

“读卡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读取数据的设备,但其不单单可以支持数据的读取,同样支持数据的写入。有些读卡器只可以访问一种存储卡,还有一些是多合一读卡器。现在,一些存储卡已集成了读卡器的功能,用户只需将存储卡插进USB插口中,电脑就可以实时访问存储卡内的数据。

公交卡

提起读卡器,很多人都立即会想到这种产品是配合数码相机而产生的,不过目前已经不再局限于数码相机使用了,而是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

读卡器和公交卡通信的过程中,每次与每张公交卡的通信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想要截获信息来逆推读卡器密码是没戏的。

而每一台读卡器的内部芯片都有芯片制造商固化在其内部的唯一序列号,无法修改,由运营商对每一个序列号进行认证,因此想做一块别的芯片来偷梁换柱显然是不靠谱的。在芯片内部还有多重的密码,这些密码只有如公交集团之类的运营商知道,由此赋予了读卡器各种权限和读卡能力。

乘客刷卡后,读卡器除了对乘客的公交卡信息进行读取和改写操作以外,还将相关的信息写入了读卡器的存储空间内。这些信息包括乘客的公交卡号、扣款金额、刷卡时间等。有些分段收费的线路,还能记录站点号等内容。公交集团和路政部门也正是通过这些数据来调整公交班次和运行线路等,以便使各方面的运营更合理。

现在绝大多数涉及金融结算的智能卡都已经由第一代IC智能卡升级到了二代的CPU智能卡。CPU智能卡类似一台微型的计算机,拥有处理核心和存储单元,从加密手段来讲,无论在卡与读卡器通信的前端,还是在读卡器与上位机通信的后端都是以密文传输,卡内的保护密码为一卡一密,加密传输信息的密钥只进不出。硬件上复制不出一样的芯片,软件上无法拷贝读卡系统(中间件)和密码,“神人”克隆一台读卡器是不现实的。

钱怎么到手?

大家给公交卡充值是到公交集团的指定点而不是交给司机吧?那司机同样也只能每次将读卡器中的数据上传回公交集团的系统,通过系统确认数据有效无误后,再与司机结算。

另外伪造读卡器中的数据显然也不现实,且不说数据不可能像某个网站密码似的用明文储存,必定是加密再加密的,而且系统软硬件设下重重限制,禁止非法写入数据。

扩大读卡范围有难度

读卡器的读卡过程起始于公交卡进入读卡范围,公交卡一旦离开读卡范围,读卡过程就终止了。公交卡能够获得的能量只是读卡器发射的整个球形电磁场的一个点,这也是为什么刷卡要紧挨着读卡器。

再者读卡的次数取决于进入读卡范围的人流量,而非拥挤程度。挤到人堆里,顶多能反复刷刷身边的几个人而已。

同步功能让盗刷更难实现

目前大多数一线城市的公交系统都已配备或正在配备的同手机SIM卡整合的读卡器系统,则让这种盗刷设想更加难以实现。一方面利用手机网络即时回传数据,防止有心人打“时间差”;另一方面通过跟踪手机基站(就是常说的AGPS)的方式确定行车路线。更有一些城市的公交系统将带有GPS的行车记录仪和读卡器合并,想要拆下读卡器挪用他处基本是不可能的。

真相是这样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挤公交盗刷公交卡之事没有任何依据。大家对自己的公交卡消费怀有任何疑问,都不妨及时查询,及时反馈,及时把坏人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