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肺结核有效的偏方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及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扩散至全身,并在组织内长期潜伏,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结节、浸润、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等混合存在。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性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盗汗、午后潮热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的表现。初期、早期病变时,常无症状或轻微,易被忽略。一般症状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相似,除比较迁延外,少有特征。症状的有无轻重与病变的性质、范围、机体的反应性有关。肺结核分为: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浸润型肺结核(Ⅲ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结核性胸膜炎(Ⅴ型)。
【甘草】甘草50克,煎汁分3次服,流浸膏每日5~10毫升,或10~15毫升,加水至60毫升,分3次服。
【阿胶】先将阿胶研成粉末,每次20~30克,每日2或3次,温开水送服,疗程2周。现代药理学认为:阿胶多由胶原蛋白及其水解物所组成,有补血作用。
【大蓟】干大蓟根10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如每剂加瘦肉30~60克或猪肺30克同煎更好,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有效而未愈者可继续服第二个疗程。2个疗程未愈者停药。药理试验发现本药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能增加全血及血浆黏度,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紫河车】健康产妇胎儿胞衣,按照传统炮制,然后研成粉末,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5克。每次服2克,每日3次,连续10日为一疗程。
【山药】生山药120克煎水当茶频饮,每日1剂,连续用药8日。
【白及】每日取鲜白及500~1 000克不等,煮、炒食之,连续服用2年。药理研究表明:白及含有白及胶及挥发油,内服外用均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并对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白果】在7~8月份白果将黄的时候,最好是在白露前后2~3日内采摘白果,摘时连柄子一起用剪刀剪下,选用没有外伤和柄子没掉的白果入药。将选好的白果,轻放于罐子内,再放入菜油浸泡(以淹没白果为度)。浸泡的时间至少80日,泡2~3年更好。每日吃2枚,即在早饭前和晚上睡觉前各吃1枚,吃时取出1枚放在碗里,用筷子将白果(主要是核外软肉层,核仁煮熟了也可以吃)捣成小块,像黄豆粒大小,然后一块块地用温开水送下(勿用牙嚼,勿用手撕)。菜油不必服用,但白果上的油可以一同吃下去,1个月为一疗程。
【羊胆】羊胆数只。取新鲜的羊胆1只,在胆囊口用线扎紧(如胆汁过多可挤去一些,以能一口吞服为度),用清水洗净,放在碗内隔水蒸2小时。晚饭后1小时左右,剪去扎线,将羊胆连胆囊一口吞下。也可将胆汁倾出分2次服。进药之后2小时内少饮水,可吃点糕饼以减少苦味。
【蜈蚣】若干条。取蜈蚣去头足,焙干,研末内服,每次量为3条,每日3次,连服1个月,停药休息1周。
【大蒜】紫皮大蒜50克。将大蒜剥去外皮,放于玻璃瓶中,捣碎后,将蒜泥摊布于瓶壁及瓶底上,在均匀呼吸及深呼吸交替进行中用口吸其挥发气,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1~2小时。
【壁虎】壁虎适量放瓦片上焙干研细,装入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小儿1~2粒;如小孩服用胶囊有困难,则每次用壁虎1只,剁碎炒鸡蛋食,每日2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各种类型肺结核,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治疗期间不加服任何其他抗结核药物。
【乌龟】乌龟1个。乌龟用黄泥包住,糠火烧焦去泥,研成细末。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5克,连服2个月。
【巴豆】巴豆适量,黄蜡(蜂蜡)。巴豆去壳、去皮,保留整仁不把黄蜡化开,用针尖将巴豆扎上,在已熔化的黄蜡中蘸一下,取出旋转冷却,待黄蜡将巴豆均匀全部包住,不留缺损即可。每日早饭前吞服7粒,病情严重者可早晚各吞服7粒。
【碧桃干】碧桃干3 000克,刷毛洗净浸泡4小时后水煎2次,第1次2小时,第2次1小时,合并2次药汁,剩下药渣再煎1次与前药汁合并,加热浓缩,冷藏静置过夜。调整容积为3 000毫升,精滤灌封,每安瓿10毫升,100℃湿热灭菌30分钟,置阴凉处备用,每晚临睡前服碧桃干口服液1~2支,疗程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