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青光眼的方法
青光眼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压间断或持续增高的一种眼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3种类型。而原发性者,又分为急性充血性、慢性充血性和单纯性3种。在急性发作时,病人感觉前额部或头部疼痛,并见恶心呕吐,眼压增高,眼痛如裂,连及眶部,视力急剧下降。如病人失治或误治,眼压持续增高,可于1~2天而致失明。
方一玄参、黄芩、菊花、大黄各15克,防风10克,钩藤(后下)、车前子(包)、茯苓各20克,龙胆草25克,珍珠母30克(先煎),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急性发作,眼红剧痛,瞳孔散大。
方二羌活、防风各10克,密蒙花、白芷各15克,白蒺藜、草决明各30克,生地黄20克,细辛5克,蝉蜕6克,水煎服,日1剂。主治:眼胀痛,头痛,眼压略高,眼红不重,瞳孔无明显散大。
方三①明目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子、菊花)。②知柏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主治肝肾阴虚,症见发病缓慢或反复发作,腰腿酸痛,头胀头痛,两眼昏花,视力下降,瞳孔时大时小,口苦咽干,耳鸣,舌红,苔白而中黄,脉虚弦。
方四
(1)复方氨基比林、氯丙嗪(冬眠灵)各1片,口服。
(2)菊花25克,决明子20克。水煎,便秘者加大黄10克(后下)。
(3)槟榔250克,煎水得药液500毫升,温水洗患眼。
(4)2%毛果芸香碱,每30分钟点眼1次。
用于急性发作所致的头痛,应本着急则治其标,镇静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