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荆芥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功用】
辛,微温。归肺、肝经。功能生用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适用于:
①外感风邪之恶寒发热、头痛目眩;
②麻疹、风疹等;
③疮毒初起;
④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
⑤产后外感邪毒,项背强直、口噤痉挛等症。
【药理作用】
含挥发油。其中右旋薄荷酮具有止痛作用;左旋胡薄荷酮具有抗炎作用;荆芥油有解热解痉的作用。
【用药禁忌】
1.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
2.能使汗腺分泌旺盛,自汗、盗汗等症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脂溢性皮炎患者忌用。
3.味辛发散,长期服用可以伤津耗气,气虚者以及婴幼儿、老年人等身体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
【炮制用法用量】
1.用法入煎剂或入丸、散。解表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荆芥含有挥发油,入煎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2.用量3~10g。
【饮食禁忌】
反河豚;忌驴肉、螃蟹、黄花鱼、鲇鱼、无鳞鱼;忌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