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 有什么作用用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膳食能做到“全面、均衡、适度”,如每天吃250~300克主食,
1杯牛奶,1枚鸡蛋,150克肉,50~100克豆制品,500克左右的蔬菜、水果和25克左右的植物油等,那么,每日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素(包括各类维生素)就不会缺乏,也就无需再靠其他方法补充。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我们往往难以避免下面的问题。
(1)食品在储备、加工、烹调过程中必然有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的损失。在某些情况下,如烹调火候过大、时间过长等,会损失很多维生素。
(2)很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食,如不爱吃水果、青菜等,有的则是食物种类不够多样,长期摄食几种固定的食物,造成维生素的摄入不均衡。
(3)许多疾病,如消化不良等,会影响膳食中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4)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哺乳等,可造成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单靠食物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科学地补充维生素是必要的。
维生素既不像蛋白质一样,可以构成身体和生命的活性物质;也不像脂肪和糖一样,可为人体提供热量。但如果缺了它们,身体构成和能量供给都会出现异常,甚至中断。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通常用毫克,甚至微克来计算其数量。但人体内却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此必须经常由食物或维生素制剂作外源性补充。食物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但天然食物中维生素含量并不高,并且很容易在储存或烹调过程中损失。
长期摄入维生素不足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满足生理需要时,会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严重维生素不足的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如夜盲症、维生素D缺乏病、维生素B1缺乏病。
有些维生素可在人体内储存,如维生素A,若摄入过量还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蓄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