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许多人都得过痹病,痹病是中医所说的一种疾病,痹病有许多种,那么请问什么是痹病?痹病吃什么好?痹病有效治疗偏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
什么是痹病
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所言五脏痹、六腑痹、奇恒之腑痹、五体肢节痹,反映了痹病的基本内容,可见痹病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又分外痹与内痹。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
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
痹病吃什么好
薏苡仁
薏苡仁又叫六谷米。可以利湿除痹,古书中记载:“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李时珍介绍治疗痹症方法,一是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可以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二是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可见久痹之人,宜常食薏苡仁。
樱桃
樱桃是温性的水果,味道甘甜,可以益气、祛风湿,可以走咯四肢关节酸痛,浸酒吃最好。古书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证,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葡萄
葡萄适合痹证的人吃,葡萄可以补气血、强筋骨。古书中说:“葡萄可以治疗筋骨湿痹,益气倍力,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滇南本草》亦云:“大补气血,舒筋活络,泡酒服之。”《百草镜》也认为葡萄能“治筋骨湿痛”。
木瓜
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中医常用以治疗风湿筋骨疼,腰膝酸痛等,著名的“木瓜丸”等治疗风湿痹痛的效方,都以木瓜为主要成分。凡痹证患者,适宜将鲜果生吃,或作菜蔬,也可做成蜜饯食用。
生姜
性温,味辛,有较强的祛风散寒力,适宜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酸痛、痹证初起者食用。马文飞《食物疗法》中曾介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生姜、大葱、辣椒各9克,同面条煮食,趁热吃下,以出汗为度,连服10日,每日2次。
桂皮
又叫肉桂,既是做肉类食品的佐料,又有散风寒、通血脉的作用,风寒湿痹者宜食之,民间多有运用。《本经》说它“利关节”,《别录》中称它“坚骨节,通血脉”。《日华子本草》认为肉桂“治风痹骨节挛缩”。《本草纲目》记载“治寒痹”。由此可见,凡风痹、寒痹、湿痹之人,食用桂皮,均有益处。民间常用肉桂3克,配合生姜9克,煎水服,以治风湿痛。
葱白
性温,味辛,有散寒气、通血脉的功效。《别录》云:“治伤寒骨肉痛。”唐?孟诜说它“通关节”。《用药心法》中载:“通阳气,发散风邪”。明?李时珍称它“除风湿,身痛麻痹”。所以,葱白不仅是极为常用的调料,也对风湿痹证有治疗作用。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痹痛日久,多损及肝肾。《本草纲目》中记载:“治筋骨挛痛:羊胫骨,酒浸服之。”这有类似于古方虎骨酒之用。《食物中药与便方》还介绍:“腰椎痛、筋骨痛:羊胫骨炙至焦黄色,研极细末,每次食后以温黄酒送服3~6克,1日2次。”所谓“腰椎痛、筋骨痛”,均属痹证范畴,可见痹痛之人宜食之。
桑椹
有补益肝肾之功。《本草拾遗》认为它能“利五脏关节,通血气。”《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认为:“桑椹利关节,健步履,祛风湿。”所以,对于中老年人关节酸痛,或体虚痹痛者,食之最宜。这是本着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道理,桑椹能养血,故能祛风,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者宜食之。民间常用鲜黑桑椹500克,白酒1000毫升,将桑椹浸入酒中1周,滤渣,每日早晚各服15毫升。
栗子
性温,味甘,有补肾、强筋、活血、散瘀的作用。对痹痛日久,肾气亦虚者,尤为适宜。因为肾主骨,久痹及肾。《食性本草》中认为栗子“理筋骨风痛”。因此,久痹骨痹者食之尤宜。
花椒
性温,味辛,有散寒除湿的作用。如《本经》中说它“主风邪气,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名医别录》也认为“花椒开腠理,通血脉,调关节”。由此可见,患有风寒湿痹者,食之颇宜。
此外,风寒湿痹者也宜食用胡椒、紫苏、辣椒、羊肉、狗肉等辛温性暖的食品。个别热痹之人,宜吃丝瓜、冬瓜、瓠子、苦瓜、绿豆、绿豆芽、赤小豆、豆腐、金银花、芦根、生地黄等清热除痹之物。
痹病有效治疗偏方
1、组成:丁香、肉桂各等份(研未),汉防己米、生姜汁、米醋、白酒、面粉各适量。用法:将上药制成药饼(宜随用随做),敷于患处。腰腿痛患者加敷肾俞、腰阳关,关节炎患者须在药饼上拔火罐10~15分钟。隔日1次,在伏天连作4次。
2、组成:地黄、白酒各适量。用法:捣烂浸入酒内,7天即得。每次饮30毫升,1日2次。
3、组成:生姜汁、葱汁各45克,米醋15克、牛皮胶90克、陈皮24克。用法:陈皮煎汤去渣,入其余药物,文火熬成膏状,摊于布上,贴于患处。
4、组成:紫苏30克、连须葱头90克、生姜60克、陈皮6克。用法:上药共捣烂,用菜籽油适量,放锅内煎过,入灰面搅匀制成药饼,乘热敷于患处,药凉再煎再敷。
5、组成:樟树皮、老生姜、酒糟各适量。用法:将樟树皮切细,生姜捣烂,和酒糟炒热,敷于患处,药冷更换新炒热药。
结语: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上文详细的讲诉了什么是痹病,痹病吃什么好以及痹病有效治疗偏方,希望大家能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