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一般持续多久
初春(一般指三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5天的平均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2℃以上时称为倒春寒,所以一般要5天左右。
一般来说,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的月份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比上一阶段气温低很多,第二是平均气温在10℃以下持续5天。并不是天气乍暖还寒就算倒春寒。气象学上对倒春寒的严格界定,是出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因为倒春寒对于正在返青的小麦和移植到露天的蔬菜秧苗会造成冻害。对于我们而言,似乎不必拘泥于那么细致的标准,但是乍暖还寒的季节,一样不能忽视春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倒春寒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一:不宜剧烈运动
倒春寒时节天气变化大,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以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注意事项二:要做好春捂工作
倒春寒时节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注意事项三:注重调解饮食,多吃芹菜等味冲食品
倒春寒时节,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可多食大枣、莲子、山药、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倒春寒”时节人们要预防伤寒、感冒,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而且要在饮食上增加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这样能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益处。同时中医认为,洋葱、姜、蒜、芹菜这些菜类食物,食可疏风散寒,帮助人体杀菌防病。特别是大蒜,作用更大。
注意事项四:要心平气和
静心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态。同时还要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