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白话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语录

冬季养生 防控“甲流”分型处方

作者:白话网编辑 时间:2025-03-03 15:35:12 浏览:

甲型H1N1流感属中医的温病范畴,发病和缓为“时疫”,急重为“疫疬”。中医几千年来对温病治疗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张仲景的《伤寒病杂论》到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从叶天士的《温热论》到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医对不同特点的温病都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辨证方法。

未病先防

中医对外来病邪的概念和思路是“以人为本”的疾病观和治疗思想,针对“生病的人”从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入手,激发人体正气及自身抗病力,注重对人的起居、饮食的保养及运动及中药的预防。

生活起居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远离患者,减少人群聚集,及时增减衣物。

▲“饮食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

▲“起居有常”作息规律、适量运动、勤洗澡,居室常通风。

▲“精神内守”正确认识疫情,以免“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饮食调理

▲葱白、白萝卜、香菜,适量加水煮沸热饮。

▲赤小豆、绿豆、白扁豆各30克,加水500毫升煮熟食用。

中药预防甲流

贯众5克,板蓝根5克,桑叶3克,水煎服,连服三天。

已病防控

潜伏期一般多在1~3天,最后一天具有传染性。此期应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食物,尤其应早用中药,如莲花清瘟胶囊、清开灵等。

高热期病毒感染后第3~4天,持续高热是明显特征之一,体温在39℃以上,持续3~4天,伴有头痛、眼干、咽干、全身酸痛等,此期最具传染性。治疗以中西结合为主。

恢复期病毒感染后第6~10天,热退后乏力。建议到户外活动,吸新鲜空气,晒太阳。

中医治疗甲流临床分型

风热毒邪袭肺卫[养生保健常识:风热感冒莫喝姜丝可乐]

症状:发热、微恶寒、流涕、鼻塞、咽痛、咽干、全身酸痛等。

治则: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

风热毒邪外袭卫气同病

症状:发热、微恶寒、流涕、鼻塞、咽痛、口渴、汗出、咳嗽、全身酸痛等。

治则:疏散风热、清热宣肺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兼夹证治疗风热毒邪可灭湿、食、气滞、血瘀、痰热等,可在主方基础上加藿香、佩兰、苏叶、厚朴、生麦芽、莱菔子、神曲等。

急重病人治疗因邪毒炽盛,免疫功能受病毒强烈影响而应答过亢,伤于肺引起肺炎,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伤于心血管引起心肌炎,甚至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伤于神经系统出现非特异性脑炎时,应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以祛邪解毒,行气散瘀,可用升降散、解毒活血汤,随证加减。中医急救成药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六神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