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是立冬,此时万物收藏、规避寒冷,朋友往往是帽子、围巾、口罩、大衣等将上半身全副武装,下半身却过于单薄,这对养生和防病是极其不利的。俗话说十病九寒,中医认为“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想要御寒抵邪,防治各种冬季常见病,必须在脚上下功夫。
冬季滋补学会如何养护脚步
记者日前采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馨馨博士了解到,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医书《脉法》中就有“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补不足也”的记载,可见暖足既是古代医家泻实补虚的治疗准则,也是一条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足为人体阴气重地,且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两条重要经脉都起始于足部,一旦受寒则经脉挛缩,凝滞不畅,易诱发关节病、胃肠病、心脑血管疾病。冬季暖足有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保持血运通畅,对预防各种疾病大有益处。陈博士说,暖足也有很多讲究,许多人喜欢用暖足贴,就容易导致足部皮肤干燥皴裂。最好的暖足方法是用热水浴足,此外还可采用按摩、灸法等多种暖足方法。
当归茱萸汤浴足取吴茱萸、当归、艾叶、红花各等份,加沸水冲泡10~20分钟,待温后浴足,每天20分钟,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可以连小腿也一起泡上。泡脚后先自上而下拍打小腿至足部,皮肤微红后用足跟搓足心,侧卧或坐位,用左脚跟搓右脚心,然后用右脚跟搓左脚心,以脚心发热为度。吴茱萸温中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加上温经的艾叶和红花及拍打按摩,有推动血运、温煦脏腑、祛除寒冷等多种功效。
按摩护足穴常见的护足穴有足三里及涌泉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处,具有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等功效;涌泉穴位于足板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有滋补肾精的作用。操作方法为:先按摩足三里,端坐凳上,将拇指指端按在足三里的正确位置,作点按活动,一按一松,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之后按摩涌泉穴,先摩擦双手,把掌心搓热然后左手按摩右脚心,右手按摩左脚心,至少50次,饭后2小时后进行为宜,长期坚持效果好。
除了按摩之外,其实一些暖足操也是非常不错的。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没有时间去按摩,一些简单的暖足操就派上用场了。
下一页:简单的暖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