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有哪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肥胖导致的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所以减肥成为人们普遍的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减肥药也日趋增多。那么,减肥药有哪些?
一、减肥药的分类
1、没违禁成分,也没效果
这一类会让你配合食谱或者运动之类的,一般美容院居多,这样的减肥药对身体也许没什么害处,但是对减肥也绝对没帮助。
2、泻药类
这类减肥药多打着排毒、清肠、清宿便的旗号,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你会不断的上厕所,恨不得黏在马桶上,放个屁都会带屎。根据你吃的量的多少,这个腹泻程度会不一样。你会发现体重确实轻了,但是脸色也不好了,胃貌似还会反酸水。
这样的减肥药一般成分含有酚酞、比沙可啶、番泻叶、决明子等。它们的作用都是刺激你的大肠,让你一泻千里。不过不影响你小肠吸收营养。所以最大的副作用在于会让你脱水,产生药物依赖,最后继发性便秘,结肠黑变,甚至癌变。
3、抑制食欲类
控制你的食欲就能让你瘦,所以有了这类抑制食欲的减肥药。听起来很安全啊,达到了少吃的目的。实际上这类减肥药通常都是通过控制中枢神经达到目的,而且多半会有副作用。
比如大名鼎鼎的西布曲明,这个已经被禁了的减肥药成分,会危害心脏,主要副作用有心悸、便秘、口干、头晕、失眠等。当年着名减肥药曲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下架的。
再比如央视新闻报道的,体内检测出大量氟西汀的女孩。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主要是用来治疗抑郁症的,有时用来治疗暴食症,但是长期服用会蓄积体内,过量会引起中毒,导致呼吸抑制、衰竭甚至死亡。
此外还有盐酸芬氟拉明和安非他明,也因严重副作用,均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叫停。奥利司他虽然不作用中枢神经,但也被建议谨慎使用。
还有一些添加利尿剂成分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无并发症的高血压病人。在减肥药中使用利尿剂,通过脱水使体重暂时下降,脂肪并没有减少,停止使用后体重就会上升。而且服用利尿剂会产生呕吐、头晕、虚弱、血压下降引发肾功能损伤甚至会危及生命。
二、常见的减肥药误区
1、减肥,顾名思义,就是减去人体内的多余脂肪,从而降低体重。目前社会上许多产品打出“减肥”的旗号,事实上,这些产品只是通过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内水分,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这并不是减肥,而是减水。同时腹泻减肥,容易导致人体营养失衡,产生乏力、厌食等副作用,不值得提倡。
2、生活中很多人会把减肥药和减肥类的产品混为一谈。如市面上的减肥茶、减肥食品等等,这些都是减肥类的保健品,它们只需通过动物实验,便可获准上市。而减肥药是需要通过人体试验,证明其安全有效后,并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文号,方可上市,其严格性非同一般。
3、体重是否减轻是大多数减肥者衡量减肥是否成功的标准,可事实上,脂肪堆积才是真正的原因。体重器掩盖了事实:一切都在偷梁换柱中发生。含有“利尿剂”的减肥药,将占人体70%重量的水分从身体中转移出去,很快减轻重量,含有大黄、番泻叶等腹泻作用的减肥药,也是这种原理。只是,这两类药物只能图一时之快。一旦停用,喝水进食,体重反弹势如破竹。
4、药品也好,保健品也好,一旦打“纯天然”这张王牌,总会无往不利。天然的=安全的?其实不然。不论采用什么原料,也不论加工工艺如何,一旦药物具有干扰新陈代谢,影响吸收与消化的功能,效果与化学药品是一样的。
药物减肥为肥胖治疗的辅助手段---这是肥胖朋友必须认清的常识,或者可称为残酷真相,肥胖者不应以此作为主要手段,一般仅在严重的肥胖症时再给予药物治疗。从理论上讲各种减肥药都有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会造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和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最后,医学界普遍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没有发现一种能有效减肥又对肌体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药物,因此,如果单单是为了美丽而想瘦身减肥,最好采用节食+运动的健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