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足癣的方法
足癣发生于两侧足底及趾间,引起糜烂,水疱或鳞屑等变化,俗称脚气、香港脚、烂脚丫,是常见的真菌性传染病。
方一徐长卿15克,甘草、牛蒡子各3克,鱼腥草6克。加水1 500~2
000毫升,浸泡1小时后以文火煎熬,煎沸后10~15分钟,将药液倒入脚盆内,趁热以能耐受为宜,浸泡10~20分钟,每剂浸泡2次(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疗效:治疗20例,治愈15例,有效5例。快者3剂,慢者10~15剂。
方二大蒜1头,花椒20粒(炒焦研末),共捣成泥,先将患处洗净搽干后,将药泥敷在患处1~2毫米厚,隔日敷药1次,每次敷药1小时左右即可。主治及疗效:本方对足癣水疱型、趾间糜烂型、鳞屑型均有良好疗效。轻者敷药1~2次即可痊愈。
方三苍耳子60克(捣碎),明矾、苦参、蛇床子、黄柏各30克,露蜂房15克。煎汤浸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30分钟,3天为1个疗程,连洗1~3个疗程。
方四密陀僧30克,轻粉3克,熟石膏、枯矾各6克。共研末,患处湿润则干敷,患处干燥则用桐油调涂,每日2~3次。
方五明矾30克,煎汤浸洗患处20分钟,再用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等量研成细末,撒布患处,每日1次。
方六藿香正气水患足于湿热水中浸泡洗净、搽干,将口服藿香正气水涂于趾间患处;早、中、晚各1次,5天为1个疗程。治疗中不穿胶鞋和尼龙类鞋袜,保持足部通气干燥。疗效:用本方治疗足癣多例,效佳,一般3~5天痊愈。
方七黄精、大葱头(捣)各60克,百部、明矾各45克,黄柏、白鲜皮、苦参、藿香、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花椒15克。上药加食醋1
500毫升,浸泡22天后即可使用。药渣不必去掉。用时将患处浸于药液中,每次30分钟,每天3次,10天为1个疗程。疗效:经治手足癣240例,大部分患者1个疗程,即可治愈,未愈者继续浸泡,直至痊愈。
方八苦参50克,蛇床子、百部、川椒、木槿皮、白鲜皮各25克,明矾30克。合并细菌感染者加黄柏15克,上药加水2
500毫升,浸泡1小时左右,文火煮沸15~30分钟,将药液倒入脚盆内,浸泡患足,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药液第2天仍可煮沸再用。疗效:治疗足癣240例,一般浸泡5~7日,局部痒痛消失,渗出物吸收而痊愈。6例有干燥脱屑、粗糙皲裂者无效。为巩固疗效,在治愈后继续用药3~4天。
方九二妙散加减黄柏、苍术各20克,苦参、白矾、紫草、徐长卿各20克。加水煎至1
000毫升左右,倒入盆中,趁热先熏后浸泡足20~30分钟,每天1剂,早晚各洗1次。
方十樟脑2克,桔矾2克,冰片1克,苦参10克。共为细末。用时先将脚洗净,用棉签蘸药少许涂于患处,每晚睡前1次,轻者3~4次可见效。重者4~7次即愈。
方十一取市售白醋或米醋精约50毫升,加开水约1
000毫升(即5%),放于洗脚盆内(以能淹没足趾为度),待水温降至30~40℃时,将患足浸于其中20~30分钟,然后离盆让其自然蒸发足部水分。每晚睡前治疗1次。一般治疗1次后即见明显好转,3~4次即可痊愈。本方对糜烂型者疗效尤佳。注意:药液的水温不可过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病愈后被浸泡的部位将出现广泛的表皮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