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心理特点
近几年来,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有益的心理作用可增进健康,有害的心理变化则能促进疾病的发生与转化。心理活动是高级神经中枢的一些特殊活动,所以心理活动与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密切相关。健康的中年心理取决于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正常。此外,生活环境的熏染、文化教育与训练,家庭传统的影响,个人经历的体验等等也对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年时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加之特有的生理变化,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中年心理。中年心理因人、因事、因地而各不相同,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通常有下列几方面:
1.家庭中的"苦"和"乐"
人到中年,大多已从父母的家庭中分化出来,组建了个人的小家庭,绝大多数夫妻和睦相爱,志同道合,共享生活的欢乐。共度艰难的坎坷。生活总是幸福、美满的。但也有一些中年人沉浸在家庭纠纷与矛盾之中.夫妻关系不和,尤其是婆媳关系的持久僵化,给不少中年家庭生活带来阴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中年人的基本心理,不少人为此更是历尽心血费苦心,带来不少"悲欢苦乐"。
2.对事业的忘我追求
中年初期,不少人仍然在理想的海洋中追求,有的人已大有作为,在理想的波涛中自由邀游,理想与现实工作已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但还有一些人仍在理想的海洋中漂泊,还有极少数人整个中年都在虚度。每个人总是有信仰、有爱好的,大多数中年人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深情的爱,他们的兴趣、理想和爱好等都和祖国、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他们心情舒畅,豪情满怀对生活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从而以忘我的精神,冲天的干劲和高度的热忱在自己的事业中勇往直前,奋力拼搏,并从事业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果中获得经验,从事业的成就中取得安慰和欢快。
3.处事能力日趋成熟和固执
中年人神经系统的发育已经成熟、健全,一般都可以经常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使自己的个性不断得到熏陶,社会生活的洗礼使中年人逐步变得老练起来,感情的冲动少了,急躁情绪渐趋缓和。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痛苦教训的鞭策,对周围事物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在中年中期和后期,对事物的习惯认识常不容易纠正,固执性也会增强,一旦产生对"事物"的憎恶,则很难改变过来。对亲朋的爱也常常比较牢固。中年后期的记忆力逐渐减退,尤其是近期的记忆力的减退比较明显,对青少年时期的事情可以清楚地回忆,而几个月的近事却记不清,可以清楚地回忆青少年时期的事情,而几个月前的工作细节,却容易迷茫不清。
4.更年期的烦恼
中年后期,也进入更年期,此时生理功能开始减退,相继出现与衰老有关的特征性变化。如眼角潜有笑线,全身皮肤弹性减少,脸上有了皱纹,头发生长减慢,变得稀疏灰白,肌肉力量和反应速度也略有下降。女性的绝经是衰老的生物学标志,一般发生在45--50岁之间。此时,排卵、月经和生殖能力停止,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身体可出现心悸、头昏、盗汗、烦躁、看什么都不顺眼等不适症状。还有过敏性和抑郁症等特征性的情绪变化。以上这些身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一个人心理的、社会的和情绪的健康状况有关。一般女性更年期的症状比男性明显,由于其主要的生理特征是月经紊乱和绝经,生殖能力丧失,生殖器官逐渐萎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等,所以表现在面部及全身的症状是心悸、烦躁、胸闷、潮热、头昏、眼花、无力、畏寒等。某些妇女还会出现皮肤麻木、奇痒、肌肉关节酸痛、性欲减退、情绪不稳定。职位的竞争,亲友的亡故,儿女的独立,自己或爱人的工作变动等等,稍有轻微的伤感事情发生,就有可能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男性的更年期要比女性晚5--10年。更年期的异常表现也较轻微,如出现失眠、多梦、对外界事物兴趣不浓,表情淡漠、遇事缺少主张、优柔寡断、沉闷孤僻和性欲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