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的信号
宝宝从什么时候开始涂鸦呢?这要看宝宝什么时候对笔有兴趣,什么时候对笔在纸上产生的痕迹有兴趣。当宝宝开始喜欢拿着笔在纸上涂画,然后随着宝宝运动范围的扩大,墙壁、沙发、床单、衣柜、家用电器上,到处都会留下宝宝的杰作。
1-2岁瞎划拉,手的运动记录
1岁左右的宝宝一旦拿到笔后,从用笔乱打乱敲而无意留下痕迹,就开始了第一次涂鸦,于是他独自创作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或许这些作品只是一些不规则的点和被戳破的纸。随着手部小肌肉力量的加强和神经系统的完善,这些点便长出了尾巴,成为不规则的线条,这些线七扭八歪的,只有在宝宝力气用尽时才会停下来。爱上涂鸦的宝宝不仅在纸上涂鸦,还会在桌子上、墙上、床单上甚至电视上涂鸦。
涂鸦期是宝宝自我表现的开始。涂鸦是视觉经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宝宝当时的身心状态,具有促进感觉统合和人格形成的意义。
14~18个月,宝宝的手能以肘部为中心做移动,他们通过手的往返运动,在纸上留下了半圆弧样的曲线。从1岁半开始,宝宝的肘和肩能够同时运动了,他开始涂出叠在一起的曲线,像线团一样。1岁10个月的宝宝开始能画出连在一起的小圆了,并且能上下来回胡乱画出竖线条。
这一时期的涂画只是宝宝神经或肌肉的精力过剩引起的自发的消耗动作,是无意识中产生手臂反复运动的结果,图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这一过程中宝宝逐渐对能控制笔和对画出线条感兴趣,内心体验到的是能控制笔和能画出线条的快乐,这一过程对促进宝宝手部小肌肉和腕关节的发育有着很好的帮助。
父母要以温和的态度注视宝宝涂鸦的过程,提供给他方便使用的无毒性各色彩笔,并多多地给予鼓励,就让他这样乱画下去。
涂鸦成长之2-3岁宝宝
这个时期的宝宝有了天马行空的想法,妈妈要有耐心听哦。
宝宝从2岁开始画线状团,3岁左右开始画不规则的梨形、圆形以及其他的简单形状。这个时期过后,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力有限,他便会不断要求父母画给他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宝宝又开始自己画。
孩子基本上是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能画出一个事物的基本轮廓,画人能画出头部、四肢和躯干,但没有多少细节内容。接着他开始把握细节,对微妙的神态也有了感觉,他的画也变得生动奇妙。
乱糟糟,却有自己的想法
2岁的嘟嘟第一次面对画笔和纸有点好奇。妈妈在纸上画了一条直线,嘟嘟惊讶极了,一把抓起画笔,划拉起来。是一条曲线!没一会儿,纸面上就黑乎乎地布满了条条道道。“这是妈妈,这是爸爸”“这是毛毛虫”“这是飞机”,眼前的这些线条可以无所不能地成为一切嘟嘟想到的人或物。
2岁时,宝宝的眼睛开始配合手的移动,能专心地一边用眼看着一边用手画线,他能初步判断并决定线画到哪里,线的长短、线的起始点;他能涂出单个的不封口或封口的圆形曲线。现在,孩子们开始有了要画什么的想法,对于那些自己印象深的东西,他开始决定要画下来。虽然他所画的人或物都是大人完全看不懂的圆和线,但它是宝宝记忆不完整的再现,也是宝宝想象力的渐渐发展。
宝宝在手臂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快感,他们还会对自己的画作进行解释。这一时期宝宝对同一个涂鸦作品会有多种解释。例如几个线条和一个圆,妈妈问就说是妈妈,奶奶问就说是奶奶,饿了就说是一盘面条。通过画的过程和对画丰富的解说,孩子的想象力在发展。想象力越丰富的孩子,越能把一幅画比作多种不同的事物。
通过这个时期的涂鸦,宝宝增强了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可要好好地倾听他们天马行空的解说。
涂鸦成长之4-5岁宝宝
这个阶段,父母们不要忙着去纠正孩子画的胳膊的位置,更不要告诉他怎样画微笑的脸和伸出来的手指,而要好好地赞赏他出奇的创意,主动倾听并一起享受孩子带来的乐趣!
说出来,杂乱无章的涂鸦完全有了线索
4岁半的妞妞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画画,画面上是无数个小圆圈,横七竖八地摆在那里,有的小圆圈还长出了手和脚,妈妈好奇地问:“你画的是什么呀?”“是咱们家呀!你看,这是大电视,这是妈妈在炒菜,小猫咪来了,等着妈妈给它鱼吃呢!”
到了4岁,宝宝就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了,他们终于会画形状了,但他们的作品往往是一些胡乱摆着的、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的大杂烩。“人”成为了他热衷于表现的主题,他开始画“头足人”,超大的脑袋上面伸出两条胳膊或者脚,这是孩子自己创造的形状。有的孩子会自己画出只有身子而没有四肢,或者在身子上有两脚的人以及其他的自己创造的形状。很快,他就能画脸了:两个小圆圈代表眼睛,一条弧线代表嘴,他可能还会画上头发、耳朵这些细节。
这时,宝宝使用的颜色、形状和图案似乎还不那么写实,但这种涂鸦表达了他们的真实认识,在把这些情景画出来的过程中宝宝也找到了乐趣。他们在逐步认识这个世界,根本不会去遵守“看上去应该这样”的规矩,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描绘。印象深刻的东西会画得很大,他们还会把不同时间发生的事都画在同一张画上,或者在一张画纸上反复画同一形状或不同的形状。看起来画面杂乱无章,但是在孩子心里,这是一个个有情节的故事。孩子4岁半到5岁左右,会逐步用四方形围起来表示这是家里、这是在学校里,画面开始有了一定的整体感。
这个阶段,父母们不要忙着去纠正孩子画的胳膊的位置,更不要告诉他怎样画微笑的脸和伸出来的手指,而要好好地赞赏他出奇的创意,主动倾听并一起享受孩子带来的乐趣!
涂鸦成长之5-6岁宝宝
5-6岁是孩子一生想象力最发达的时期,充满想象力的作画使他们觉得乐趣无穷。所以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凭空想象”,让他们自由地表现。
从无序到有序的主题画师
东东把自己的作品拿给爸爸。茫茫的大海之上,一个人正在天上飞。这人没有耳朵,也没有腿,却长了一双翅膀。爸爸忙问儿子:“这是谁?”“这是飞天大英雄!”“他这是要去哪里?”“他去很远的地方,那里的人没有水喝了,他要去送水!你看,他手里的魔瓶可以变好多水,能变成一条大河。”
现在,孩子继续用笔画出自己创造的形状,他的绘画已经很具体形象,比4-5岁阶段更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但此时他们并不是完整地观察事物,而是以记住或知道的形象为基础,在进行想象的同时,按照自己所熟悉的特征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来表现。他们依然是印象派大师。孩子知道人的各个部位,也知道一些物品的关系,比如他可以画出穿衣服的人。但是他们只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东西即使自己知道也不会画出来。比如,孩子明明知道人是有头发的,但他对头发不感兴趣,他的画里的人物就没有头发。他可能会痴迷于那些细节特征的表现,比如画妈妈会突出他最喜欢的乳房或者长头发。5岁半开始孩子会用横线分割自己的画面,比如把花园和草地分开。孩子的画开始有序,并有一定的主题了。
孩子的画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会使用透视法。楼房里每个房间的摆设和楼梯都清晰可见,就像房子是透明的一样。5-6岁的孩子,对色彩非常感兴趣,父母可以提供给他们丰富的色彩,但是不要指导孩子用色,如果孩子仍然不关注色彩,也应允许孩子用单色表达。
5-6岁是孩子一生想象力最发达的时期,他们可以根据大人讲述的故事进行想象并把它画出来,也喜欢画自己想象中最美好的事物。这种充满想象力的作画使他们觉得乐趣无穷。所以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凭空想象”,让他们自由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