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怎么打
疫苗预防乙肝病毒的最有效的方法,乙肝疫苗已经得到了认可,大家可以放心,那么乙肝疫苗要怎么打呢?一般情况是三针。乙肝疫苗第一次注射的时候,需按照“0-1-6原则”接种三次针剂,疫苗所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免疫水平,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开始下降。当检测不到乙肝表面抗体的时候,需要进行第二次注射接种。
国产的疫苗一般都需要注射三针,大约有百分之四十的人,经过三至四年的时间以后,表面抗体水平都会下降,所以,需要再次重新进行注射。但是,经常和乙肝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大多会在日常接触的时候,产生自然的免疫增强作用,所以他们的表面抗体可能下降的比较缓慢。
在接种完第三针以后,如果表面抗体的滴度超过1000国际单位/升的人,一般可以维持7-10 年;如果表面抗体的滴度在10-100国际单位/升的人,只能维持3-5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年定期复查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下降之后,及时接受复种。
乙肝疫苗的接种一定要按照规律进行, 不能有接种一次,保证终生的想法。当失去了乙肝表面抗体之后,再和乙肝患者接触的时候,就会增加感染乙肝的几率。
打乙肝疫苗有什么禁忌
疫苗是每个人都要注射的,注射疫苗是大家都要重视的一件事情哦,那么打乙肝疫苗有什么禁忌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1、经过诊断,患有肝炎、发热或者是急性、慢性严重疾病的婴幼儿应该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2、对乙肝疫苗过敏额婴幼儿也应该停止接种。
3、婴幼儿在出生时发现有严重的脏器畸形、产生黄疸的也应该注意暂停接种乙肝疫苗。
4、早产儿且体重少于2.5千克的婴幼儿,以及阿普达评分低于7分的婴幼儿也应该暂时延缓接种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3针与一针区别
乙肝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注射后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特别是容易接触乙肝病毒患者或携带者的高危人群,都需要及时注射至于使用几针的问题,实际上使用一针有些患者也是可以产生抗体的,但常规的免疫程序都是使用三针,这是通过实践得出的,这个免疫程序,产生抗体的几率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