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白话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乳房肿块怎么消除 中医调理治疗方法

作者:白话网小陈 时间:2025-03-01 15:09:42 浏览:

乳腺疾病主要发生在中年妇女的身上,尤其是绝经妇女最为多见,有时也会出现在卵巢未充分发育成熟时期,常为不孕妇女,有的月经不调,很少发生在月经初渐成和绝经后,可见此病的发生和卵巢激素分泌过多或使用激素或雌激素增高有关。除此之外,肝气郁结也是乳腺增生的一大诱因,情志不畅,久郁伤肝,导致气机郁滞,蕴结在乳房胃络,经络阻塞不通,就会导致乳房疼痛,肝郁化火,灼津为痰。气滞血瘀,痰凝血瘀结聚成块,就会导致乳房肿块。

几年前,一位30出头的女士前来就诊,她自述双侧乳房胀痛,触诊乳房没有肿块,每次来月经的时候情志就会发生明显变化,脾气暴躁,食量减少,嗳气,饭后有饱胀感,乳房胀痒作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常叹息,舌淡,舌苔薄白,脉弦。经诊断,我断定她出现的是肝气郁结型乳腺增生病,治疗时应当从清肝解郁、活血止痛着手。我给她开了清肝解郁汤。

组方及制用法:香附20克,贝母、茯苓、陈皮、当归、生地、白芍、川芎、青皮、远志、木通、苏子各15克,半夏、桔梗各10克。将上述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煎汤,每日1剂,分3次温服。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贝母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功效,常与其他解毒药物配伍治疗乳腺疾患;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当归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症;生地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症;白芍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等症;川芎有活血行气、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胁痛腹疼、经闭、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等症;青皮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适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症;远志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等症;木通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适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等症;苏子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症;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适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症;桔梗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等症。诸药同用,能治一切忧郁气滞,乳结肿硬。

那位患者回去之后按照我的嘱咐服药,连服3剂后乳房胀痛明显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效果显著。

按摩脚上的太冲穴(第一趾骨间隙后方凹陷处)和行间穴(第一、二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这2个穴位是疏解郁闷情绪的开关。泡脚时可以按压或用铅笔(用带橡皮的那头)按揉,在趾骨间寻找穴位很顺手,按揉力度以能承受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