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症状
每年夏天一到,许多人会自觉中暑,普遍的症状包括有:头晕、全身倦怠无力,一直感到口渴、头痛、焦躁不安及噁心呕吐的感觉。
中暑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先兆中暑
此时期体温在37℃以内。常见症状:头晕、胸闷、噁心、大量出汗、、四肢无力等。此时期,体温正常或略为升高,应立即离开高热环境,经休息后症状即可缓解。
2轻度中暑
除了有先兆中暑症状外,此时期若没有适当处理,体温会上升到38℃以上,同时伴有头昏、2. 呕吐、皮肤灼热併赤红等症状。
3重度中暑
此时期之体温大约近40℃以上。常见为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意识不清到昏迷。昏迷前常伴随有眩晕、剧烈头痛、麻木与刺痛,皮肤湿冷、血压开始下降等。
谁较容易发生中暑
有些人对高温耐受温度和时间都较一般人为低,通常有三种人为高危险群,分别是慢性病患者、老人及小孩。因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的循环功能减弱,甚至慢性病患者常有服用利尿剂促体内水份排除的药物。当散热机能变差时,身体就会出现体虚及不易排汗等现象。而小孩则是因为身体体温调节可能未发育成熟,又因体积小,相对的体表面积大散热快,故也属于易中暑族群。
中暑了怎么办
1. 尽快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
2. 做降温处理,予冷毛巾湿敷患者,若可以,则将患者移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
3. 补充水份,最好含有塩份的饮品或运动饮料。
4. 评估生命徵象及意识状态,如果已出现虚脱、冒冷汗,甚至有血压降低等情形,应立即採取平躺及送医处置。
5. 若有呕吐情形,则採取左侧卧姿,避免造成吸入性肺炎。
如何预防中暑
1. 避免在高温下(>33℃)或大太阳底下工作(上午1时至下午2时),儘量选择阴凉通风处活动。
2. 随时补充水份,建议一天水份摄取量为2000毫升。避免喝含糖及含酒精饮品。
3. 勤防晒,外出时做好遮阳衣着(轻薄宽鬆)及擦上防晒用品。
4. 保持充足睡眠;工作与休息取得适当平衡。
5. 减少高油高脂食物,避免过多热量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