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白话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故事

五脏失调易咳嗽生痰 中医如何止咳化痰

作者:白话网小刘 时间:2025-03-01 15:30:53 浏览:

痰是什么概念

痰是指因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人体的各种液体)运化失常,在呼吸道分泌出的病理产物,主要由水液变化而成,包括某些病变器官组织内积存的黏液物质。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以这叁大器官为首的五脏功能失调,就是生痰的根源。

寒气遏止肺气伤胃生痰

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按:宣发的表现为将浊气发散排出体外,而肃降是吸入空气、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洁净健康)。首先要知道,中医说的肺不是单独的脏器,而是包括鼻、皮肤、毛孔在内的整个系统。

引起痰多咳嗽的原因,首先就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遏制了肺气,身体裡的各种水液输送不畅,没有自膀胱排出,停滞体内,就会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必致咳嗽痰多。

胃喜热,受到寒气侵袭后,正常的消化功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本来脾胃就虚弱的人,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营养)不能被充分利用,也会有一部分转化为痰浊等废物,在肺裡储存。肺裡放不下这么多痰液,人就会咳嗽痰多。

另外,过度食用生冷瓜果,脾胃阳气被伤;过量食用肥腻甜腻,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或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会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浊。

蒸汽熏蒸祛痰止咳

利用煮水或煎药时产生的蒸气和热量进行薰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鼻腔, 让药物通过皮肤黏膜渗入人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痰液变稀、利于咳出,并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 减少咳利用煮水或煎药时产生的蒸气和热量进行薰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鼻腔, 让药物通过皮肤黏膜渗入人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痰液变稀、利于咳出,并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减少咳嗽。

做法:将沸水或生姜的煎汁趁热倒入杯中,然后将鼻孔对着茶杯,把杯口升起的蒸气吸入(注意茶杯与鼻孔的距离,以自己能忍受的程度为限, 切记小心别烫伤),直到水变凉、无热蒸气冒出时止。每日反覆数次。

按摩天突穴化痰止咳

天突穴,位于颈前正中线上,是任脉气血突行向上之处。天突穴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刺激这个穴位,可宣通肺气、化痰止咳。

做法:将拇指或食、中两指放在天突穴上,轻轻揉摩5∼10分鐘。除了按摩外,热敷此穴位,也可达到温灸的作用。

标签: 生痰 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