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对急产的界定则为: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厘米。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
一般怀孕7个月以上可能出现急产。不过在生产前孕妇会有一些征兆,像突然感到下腹疼痛、破水、出血等,很少有产妇会出现排便感。
急产对妈妈的影响
1.产后大出血:急产对妈妈和宝宝都相当有危险性,吴文毅医师说,由于腹中胎儿冲得太快,若是没有对会阴部做适当的保护,就容易造成严重的产道裂伤,而出现产后大出血及感染等状况。
2.日后大小便失禁:严重者还会因为阴道与直肠或尿道间出现撕裂现象而使得妈妈日后产生大小便失禁的困扰。
急产对宝宝的影响
1.胎儿缺氧:在胎儿方面,由于子宫收缩速度过快,会让血流量瞬间减少,令胎儿出现缺氧现象。
2.容易受伤:若因为生得太快,生产时没有接好宝宝,就可能会摔伤。
3.脐带感染:若急产发生在家中,无法使用无菌器械来切断脐带,容易造成脐带感染。
4.脑出血:由于急产过程中胎头会迅速通过产道,产道若没有良好地扩张,生产时的挤压,就会增加胎儿脑出血的几率。
5.容易失温:刚出生的新生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差,若没有做好保暖工作,也容易导致宝宝失温。
6.乙型链球菌感染:吴文毅医师提醒,产妇的产道中若带有乙型链球菌,需注射抗生素预防宝宝感染。药效发挥需要4小时,若是急产,就可能因为来不及注射或在药效未发挥前就已经娩出,容易造成宝宝受到乙型链球菌的感染,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引起急产的原因
1.早产:孕29-36周,多见于18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
2.孕妇患有贫血、甲亢、高血压等疾病。
3.有胎儿过小、双胎、胎位不正、胎盘异常等情况,而没有遵循常规产前检查。
4.接近临产时乘坐车船,过度劳累,运动量大等。
5.年轻产妇宫缩力强,也容易发生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