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第1周的饮食原则:
1.食物要营养丰富
新妈妈不仅需要营养来补充孕期和分娩期的消耗,恢复身体健康,还要哺育宝宝。产褥期的新妈妈所需要的热量较高,每日约3000千焦。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而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也是维持人体机能所必需的。因此,新妈妈应该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
2.摄取营养要均衡
新妈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营养均衡,在生产当天,要以清淡、温热、易消化的稀软食物为宜。建议顺产新妈妈在产后第1餐以半流质食物为宜,如藕粉、蒸鸡蛋、蛋花汤等;第2餐可基本恢复正常,但是由于产后疲劳,肠胃功能差,仍应以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如挂面、小米汤、馄饨、面片等。
3.不宜食生、冷、硬的食物
新妈妈产后身体非常虚弱,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产后第1周尽量不要食用寒性水果,如西瓜、梨等。
4.忌吃辛辣温燥的食物
因为辛辣食物助内热,易使新妈妈上火,出现口舌生疮、便秘或痔疮等症状,而且会通过乳汁使宝宝内热加重,所以新妈妈饮食宜清淡。尤其是产后1周之内,新妈妈的饮食应以松软的主食、蛋花汤等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之物。
5.月子菜不宜放味精
适量食用味精本身是无害的,对新妈妈自身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是母乳喂养的新妈妈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味精,味精中大量的谷氨酸钠会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与宝宝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不能被身体吸收的锌化合物而随尿排出,导致宝宝缺锌。
6.不宜快速催乳
新妈妈大多乳腺管还未完全通畅,产后前两三天不要太着急喝催乳汤,不然造成胀奶可能会使乳房胀痛,也容易得乳腺炎等疾病。
7.饮食应尽量少盐
在怀孕后期,准妈妈全身都很容易出现水肿,在生产后也不会立刻消除。再加上新妈妈需要面对调整心理压力、整理情绪等问题,会使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造成体内水分和钠盐的滞留,因此,需要节制对盐分的摄入量,否则将增加心血管及肾脏负担,不利于身体恢复。
8.多吃汤类食物
乳汁的分泌是新妈妈产后水分需求量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新妈妈大多出汗较多,体表的水分挥发也大于平时,因此要多喝汤、粥等,但在产后的3~4天里,新妈妈不要喝太多的汤,以免乳房胀奶过度。待泌乳后才可以多喝汤,如鸡汤、排骨汤、鲫鱼汤、猪蹄汤等,这些汤类既可以促进泌乳,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
9.不宜吃炖母鸡
大多数人认为母鸡的营养价值很高,因此适合产后新妈妈催乳和补养身体。但是现代营养专家证明,吃炖母鸡不但不能增乳,还会导致回奶的现象。这是因为产后新妈妈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大大降低,而母鸡的卵巢和蛋衣中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会使新妈妈血液中雌激素的浓度增高,使催乳素的工作能力减弱,产生乳汁不足,甚至出现完全回奶的现象。因此,把炖母鸡留到想给宝宝断奶时补养身体用是不错的选择。
10.不宜多喝红糖水
习惯上认为红糖水在产后喝比较补养身体,比如可以帮助新妈妈补血和补充碳水化合物,还能促进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等,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因为过多饮用红糖水,会损坏新妈妈的牙齿,夏天会导致出汗过多,使身体更加虚弱。红糖水喝得太多还会增加恶露中的血量,从而引起贫血。产后喝红糖水的时间,以7~10天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