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什么是对联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名联佳对,浩如烟海。 这里所辑录的,只是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可谓是沧海一粟。希望能有助于读者欣赏我国这份独特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有关春节的对联欣赏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
原对:珠联璧合璧联珠。
吾联:舟随浪潮浪随舟。
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
下联:陇埔陇陇凤簪花。
此联为【清】林松对翁员外联。
上联:松叶竹叶叶叶翠。
下联:秋声雁声声声寒。
上联:龙怒卷风风卷浪。
原对:月光射水水射天。
吾联:山色倒海海倒天。
上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
下联: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六峰峦色,有色皆空。
此联为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联。
上联: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
下联:蝶蝶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
此联为【清】刘树屏题的愚园花神阁联。
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联: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新联:花猫戏花,花迷花猫眼,喵喵喵。
此联的最后三字不仅是前面动物的象声词,而且里面还可以拆除这动物的名字来。
上联:狗牙蒜上狗压蒜。
下联:鸡冠花下鸡观花。
上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境。
下联: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情。
此联为【明】太祖赐金陵秦淮河联。
上联:普天同庆,庆的自然,庆庆庆,当庆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下联:举国若狂,狂到极点,狂狂狂,懂狂狂,懂狂懂狂懂狂懂。
此联为1928年四川庆祝‘双十节’,刘师亮以四川民间哀乐声‘当庆、懂狂’来表示对当局的不满。又有说是1916年袁世凯称帝,其亲信四川总督陈宦令川民举办庆典,当时川人所作的。
上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下联: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上联: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三级浪。
下联: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上联: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长长是官。
吾联:黛玉宝玉红玉金玉香玉玉玉非石。
此联为嫣然因梦所出。下联的分别指林黛玉、贾宝玉:《红楼梦》里的人物;梁红玉:【宋】韩世忠的妻子,擂鼓战金山的巾帼英雄;金玉奴:【明】话本《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的主角。常香玉:【近代】著名豫剧家。
上联: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下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此为杭州九曲十八涧路亭联。
上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下联: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此为杭州清代行宫花园古亭柱联。
上联: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下联: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此为杭州西湖天下景联。
上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下联: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此为上海豫园万花楼联。
上联:看山,山已峻。
下联:望水,水乃清。
上联:即色即空,即心即佛。
下联:亦诗亦酒,亦儒亦仙。
陈霖题甘肃兰州白云观。
上联:信耶梦耶,传非真耶。
下联:秦欤汉欤,将近代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