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里面都有什么食材
佛跳墙中包含了海参、鲍鱼、鱼翅、鱼肚、花胶、瑶柱、干贝、蛏子、鱼唇、鳖裙、鹿筋、鸽蛋、鸭珍、鸡脯、鸡肫、鸭肫、鸽子、排骨、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冬菇、冬笋等等十多种名贵原料。这道菜用料十分讲究,其中鸡脯就包括了家养老母鸡鸡脯和家养黄嘴鸭鸭脯两种。
据说正宗的佛跳墙中有鱼翅、海参、鲍鱼、鸡肉等十八中珍贵原材料(即十八罗汉),再辅以十多种佐料,在瓦罐中用文火煮沸后倒入酒坛中,以荷叶封口扣上小碗,继续用文火煨几个小时才算做好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先把十八种原材料通过煎、炒、烹、炸等手法做成各式菜肴,之后再一层层的码放在酒坛中,再注入高汤和陈酒炖煮。据说连煲汤用的炭火也十分讲究,只能用木质实沉又不冒烟的白炭。后来经过改进后,佛跳墙所用的主料有所变化,但无一不是大补的美味,而且几乎都是荤菜为主,整道菜肴十分滋补。
佛跳墙为什么叫做佛跳墙
说法一:高僧破戒
据说在唐朝时期,一位不知来历的高僧,来到福建传经布法,与他的寺院相毗邻的一家菜馆,时常有一种菜肴飘出异样的香味,令他蠢动凡尘之念。终于有一日,他按捺不住,跳过墙去,一饱口福,以至破了戒规。传说不见经传,却在民间流传,这更充分说明了佛跳墙这道菜经久不衰的魅力。
说法二:秀才取名
据说佛跳墙是郑春发研制的一道坛煨菜肴,起初就叫坛子煨菜,是聚春园菜馆的招牌菜。忽一日,有几位秀才慕名而来,专程品尝那道哄传一时的名菜。当店小二捧出一个陈酒坛子,请客启盖享用时,秀才不但不理睬,反而对那陈旧坛子嘲笑一翻。殷勤的店小二上去打开坛盖,那闷足了的香气扑鼻而来,轻狂的秀才们顿时放下了架子,伸着脑袋,吸溜鼻子,流了口水,连称奇哉美哉。有一位脱口说道:"即使佛祖闻菜之香,亦必跳墙破戒偷尝"。另一位动问菜名,店小二答道是"坛子煨菜",秀才连连摆手摇头:太直太俗,不雅不妥,于是即兴唱道:"坛启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众人齐声称妙,此菜以"佛跳墙"命名最耐灵味。从此,"坛子煨菜"便得"佛跳墙"的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