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胎儿产出至产褥结束的时间内发生出血,统称为产后出血。出血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者,称为早期产后出血(简称产后出血)。在产后24小时后发生出血者,称为晚期产后出血,亦称产褥期出血。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1)子宫乏力,(2)胎盘滞留,(3)产道损伤,(4)凝血机制障碍。
产后出血在产科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输卵管妊娠、流产及子宫破裂)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如失血得不到及时补足,就能大大削弱产妇的抵抗力,以致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临床表现】
根据失血量的多少、流血的快慢及产妇的一般情况而有不同。在短时间内,如果有大量出血,产妇可迅速发生休克,因此必须及时处理。有时虽无大量出血,但少量流血持续不停,亦须引起注意,因流血较慢,出血初期由于机体代偿机能,血压、脉搏及一般外表情况尚无明显改变;当失血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代偿机能无法调整,出现了明显症状,即可发生严重的休克。必须注意的是,有时血液不往外流,而积滞于子宫腔内或阴道内,此时子宫位置升高,体积增大,倘压迫子宫底部,即有大量血液或血块排出,这种现象称“隐性出血”,常被忽视。
【医生提示】
做好孕期检查。遇有营养不良及贫血的孕妇,应予以纠正;当妊娠合并任何前述的可能而导致产后出血时,应使产妇住院分娩。
临产期间给予无痛分娩教育,解除产妇的思想顾虑,密切观察产程,注意产妇营养与休息,防止第一、二产程过度延长,避免胎儿娩出过速,而妨碍子宫肌肉的正常收缩与缩复。
胎儿娩出后,避免过早和过急的搓捏子宫来促使胎盘排出。胎盘排出后,应详细观察是否完整,并应注意流量以早期发现产后出血。
【治疗方法】
软产道裂伤。止血的有效措施是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
一般情况下,严重的宫颈裂伤可延及穹窿及裂口甚至伸入邻近组织,疑为宫颈裂伤者应在消毒下暴露宫颈,用两把卵圆钳并排钳夹宫颈前唇并向阴道口方向牵拉,顺时针方向逐步移动卵圆钳,直视下观察宫颈情况,若发现裂伤即用肠线缝合,缝时第一针应从裂口顶端稍上方开始,最后一针应距宫颈外侧端0.5cm处止,若缝合至外缘,则可能日后发生宫颈口狭窄。
阴道裂伤的缝合需注意缝合至底部,避免留下死腔,注意缝合后要达到组织对合好及止血的效果。阴道缝合过程要避免缝线穿过直肠。缝合采取与血管走向垂直则能更有效止血。
阴部裂伤可按解剖部位缝合肌层及粘膜下层,最后缝合阴道粘膜及会阴皮肤。
胎盘因素。治疗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和尽快去除此因素的存在。胎盘剥离不全、滞留及粘连均可徒手剥离取出。部分残留用手不能取出者,可用大号刮匙刮取残留物。若徒手剥离胎盘时,手感分不清附着界限则切忌以手指用力分离胎盘,因很可能是胎盘植入,此情况应剖腹切开子宫检查,若确诊则以施行子宫次全切除为宜。胎盘嵌顿在子宫狭窄环以上者,应使用乙醚麻醉,待子宫狭窄环松解后,用手取出胎盘当无困难。
凝血功能障碍。若于妊娠早期,则应在内科医师协同处理下,尽早施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于妊娠中、晚期始发现者,应协同内科医师积极治疗,争取去除病因或使病情明显好转。分娩期则应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出血稍多即作处理,使用药物以改善凝血机制,输新鲜血液,积极准备做好抗休克及纠正酸中毒等抢救工作。对产后出血的处理,在止血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对失血性休克的处理,争取尽速改善患者的情况。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吃出健康】
a.人参粥
大米50克,人参末、姜汁各10克。大米煮粥,加入人参末、姜汁搅拌均匀;供早晚餐服食。
b.柿饼粥
柿饼、黄酒各适量。柿饼烧炭存性研成末。每次6克,冲黄酒服用。生地益母汤:黄酒200毫升,生地黄6克,益母草10克。将上药同放瓷杯中,隔水蒸20分钟后服药汤;每次温服50毫升,连服数天。
c.鸟蛋饮
乌鸡蛋3个,醋、酒各1杯。去蛋皮,3者搅在一起,煮成一杯、分2次服食;每天1剂,连服5-7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