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究其病机关键,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自我检查时,一般在小腹左侧可扪及条索状物。
【引发原因】
1.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使食物的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不足,或因摄入的食物过少、过细,尤其是缺少遗留大量沉渣的食物,使肠道刺激减少,反射性蠕动减弱而造成便秘。
2.生活习惯改变、排便姿势不当、经常服用强泻剂及灌肠等,均可造成直肠反射敏感性下降,以致虽有粪便进入,而不足以引起有效的神经冲动,使排便反射不能产生而引起便秘。
3.精神抑郁或过于激动,使条件反射发生障碍而引起便秘。
4.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持续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等,也可造成结肠的蠕动失常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便秘。
5.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如过食辛辣厚味、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气机郁滞、久坐、久卧会导致气秘;津液不足、产后、年老体衰、气血两虚、饮水量少、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会导致虚秘;脾肾虚寒、年高久病、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而致冷秘。
【腹部按摩调理方法】
一、腹部自我按摩
1.腹部操作
(1)直推三经五线。
(2)摩腹。
(3)腹部常规点穴。
(4)随证加点下列穴位。
气机郁滞型便秘——加日月、章门、大横。
脾肾双虚性便秘——加气海、关元、大横。
2.下肢辅助手法
点按下肢穴位血海、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太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酸胀为度。
(二)术者操作
1.准备
用治疗前准备手法施术10分钟左右。
2.腹部操作
(1)开水分法。
(2)重点点按外陵、大横、章门、京门、建里、天枢、阴交、气海、神阙、关元等穴及腹部反应点。按揉神阙时宜顺肠道方向按揉,补中有泻。
(3)开胸顺气法。肺与大肠相表里,操作本法有“提壶揭盖”的功效。操作时改点按为点揉,可加中府、云门等穴,助血气运行。
(4)通调胃脘法。以左旋逆时针揉法为主,从上到下操作顺序不变。
(5)温肾法。本法针对病机,补益阴津,下肢穴位重点操作涌泉、太溪、三阴交,可加按水泉。
(6)大补气法。适宜老年人气虚便秘。
(7)运上下腹,行腹部善后手法。
3.背部调理
常法行背部调理。
4.收气善后
(1)行下肢推按放松手法,最后揉擦涌泉穴数次。
(2)行上肢肌肉放松手法,揉擦劳宫穴数次。
(3)拿肩井若干次,升提阳气,取“提壶揭盖”之义,阳生则阴降,助腑气下行。
(4)由上至下擦腰骶部若干次。
【其他调理方法】
1.规律排便,最好每日1次。
2.适当体育锻炼。
3.平时多饮水,睡前喝杯蜂蜜水可清肠,晨起口服淡盐水利于排便,无胃肠道疾病的人可用米醋2勺加蜂蜜2勺,餐后温水调服。少饮酒和咖啡,多吃含膳食纤维较多的水果,如猕猴桃、香蕉、大枣、西瓜、苹果等。
4.食疗。
牛奶蜂蜜饮(身体瘦弱、阴虚的人,可选择此方)
原料:牛奶250ml,蜂蜜30g,芝麻15g。
方法:先将芝麻炒香,研末。混匀牛奶、蜂蜜,煮沸后放入芝麻,晨起空腹饮用。
番泻叶茶(偶尔便秘欲求速效通便时使用)
原料:番泻叶适量。
方法:泡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