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两岁,刚做了心脏手术,胸前有刀口的印子。我也打算纹一个伤疤在胸前。虽然他现在不懂,但是大了说不定会自卑,所以我纹一个陪他。”
近日,这位成都宝爸迅速在微博上火了:因为怕儿子自卑,所以找到纹身店要求在自己胸前纹上一个一模一样的伤疤……许多人去纹身都是为了遮挡伤疤,而他却要求纹上一个伤疤,这个带着浓浓父爱的“伤疤”不禁让人泪目。爸爸的爱或许没有妈妈细腻,它更像润物无声的细雨,一点一滴,默然相对。
奶爸的付出并不会比宝妈少,宝妈们焦虑的,奶爸也会焦虑。病痛面前,人人平等,产后抑郁不是宝妈的专属,新晋奶爸们同样可能陷入抑郁的泥潭无法自拔哦!
宝宝出生以后,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有的奶爸在宝妈生育前后,生理、心理上都适应不了角色的转化,之前学习奶爸技能似乎一点也排不上用场,总是担忧自己不能胜任爸爸这个角色,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可能会让奶爸们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奶爸抑郁表现:
宝宝降生前后,奶爸的脾气比以前更为急躁。在宝宝出生后对孩子的热情大幅度减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一言不合就要跟宝妈吵架。有的人只是短期暴躁,而有的人则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去上班,对生活的热情减退,程度严重的还会伤害宝宝和宝妈,染上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
谁家奶爸抑郁啦?
SDS抑郁自评量表
本评定量表共有20个项目,分别列出了有些人可能会有的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目,然后根据自己内心的第一反应,选择一个与你的情况最相符合的答案。1表示没有该项症状,2表示相当多的时间有该症状,3表示相当多的时间有该症状,4表示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不要有所顾忌,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顺其自然就好,ps:测验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遗漏,以避免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说明: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把20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抑郁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分数越高,抑郁倾向越明显。
没有或很少时间
小部分时间
相当多时间
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1、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1
2
3
4
2、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4
3
2
1
3、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1
2
3
4
4、晚上睡眠不好
1
2
3
4
5、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4
3
2
1
6、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
4
3
2
1
7、发觉体重在下降
1
2
3
4
8、有便秘的苦恼
1
2
3
4
9、心跳比平时快
1
2
3
4
10、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1
2
3
4
11、头脑跟平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4
3
2
1
12、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4
3
2
1
13、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1
2
3
4
14、对将来抱有希望
4
3
2
1
15、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
1
2
3
4
16、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
4
3
2
1
17、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你
4
3
2
1
18、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4
3
2
1
19、认为如果你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
1
2
3
4
20、平常感兴趣的事仍然感兴趣
4
3
2
1
注意事项
1、SDS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它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2、关于抑郁症状的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要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产后抑郁并不可怕,奶爸们加油!
每个人都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只有少部分需要心理咨询,看医生。想要尽快从抑郁的阴影中走出,我们还是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与对策。
学会向人倾诉
奶爸们需要学会主动的自我疏导,不仅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倾诉,还可以向有经验的过来人请教:跟自己情况类似的,宝宝年龄在3岁之内的同事或朋友。及时地宣泄压抑的情绪,以免负面情绪积压,产生恶性循环。
转移注意力
不要总是公司、家里两点一线,偶尔也可以做一些平时喜欢的,能让自己身心放松的活动。多吃点苹果,香蕉之类带香味、能缓解人情绪的水果。家人可以为奶爸熬些汤喝,热汤下肚,保证浑身通畅!
需要宝妈多多肯定
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沉浸在喜悦中,难免会忽略宝爸的感受。三口之家初上路,也很容易因为一时最快产生矛盾。夫妻双方都要注意及时沟通,主动缓解对方的情绪负担。宝妈们可以暂时将宝宝交给家人照顾,和奶爸一起慢慢找回对生活的期待感。
情绪感染
心理学认为,力争怀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哪怕是装的也好,有可能帮助周围的人产生这样的效果——在困境中建立自信。大家都心境不佳的时候,宝妈奶爸都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肯定对方的辛勤付出,向TA展现你快乐的模样,从而慢慢转换焦虑的情绪。
了解抑郁的原因
尽量可能详细地把自己的情绪及自己认为的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一条一条写出来。有时候烦心的东西多了,思维处于混乱状态,一时难以理清,写出来之后可以适当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获得谅解。
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这种恶劣的情绪持续已久,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工作和家庭关系,自己又无法调节,这时候就得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予心理援助了。还可以在咨询医师后,适当给予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