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因感染艾滋病而长期卧床的河南省尉氏县屈楼村女农民张某,通过一年的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发烧失眠的症状消失,恢复了体力,目前已可以下床活动,干家务活了。她是中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近万名受惠之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今天透露:国家卫生部和财政部二00四年开始实施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已为河北、安徽、河南、湖北、广东、江西、湖南、广西、云南、陕西、吉林、黑龙江、四川、重庆、甘肃和新疆等十七个省区的近万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提供了免费中医药治疗。
截至今年六月,还有五千九百七十二人正在接受治疗,其中坚持治疗四十八个月的患者和感染者有一千五百七十人。他称,中央财政为此先后共计投入了一亿六千万亿元人民币。
许志仁强调,项目临床实践证明:规范的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有确切疗效,可明显改善艾滋病病人发热、咳嗽、乏力、腹泻、气短、皮疹、粘膜溃疡等临床症状;改善和稳定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轻抗病毒药物的毒副作用。
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并在各项目省建立了以省级机构为技术支撑、县级中医医院为依托、以病人集中的乡村卫生室或城市定点医院为诊疗现场、各级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临床救治体系,并针对不同感染途径的艾滋病患者特点,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探索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诊疗和管理模式。
据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一九八七年开始派出中医专家赴非洲坦桑尼亚进行中医药试治艾滋病研究,积累了一万多个临床治疗病例;通过实验研究已经筛选出几十味有抑制艾滋病病毒作用的中药有效部位和二十余种科研用药。
五、艾滋病神经系统损害的并发症由于HIV为艾滋病的致病因子,机体一旦受感染后,就会引起免疫系统的破坏,因此,艾滋病在发病过程中就会引起各种病因的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等合并症。而且合并症又能再继发合并症,如Kaposi肉瘤可同时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晚期,不但常继发其他疾病,而且可致多器官衰竭(MOSF),继发代谢性脑病。
六、艾滋病人的急性阑尾炎的鉴别在诊断中最为重要的是要与AIDS病本身所致的机会致病菌胃肠道感染相区别,如巨细胞病毒性结肠炎、急性盲肠炎等。
急性胃肠炎早期可有呕吐、腹泻、腹痛相腹部压痛等发现,与急性阑尾央相似,但急性胃肠炎多有饮食不洁或受凉史,呕吐及腹泻较突出,且发生于腹痛之肪;腹部压痛不固定,无腹肌紧张;大使化验可查到大量红、白细胞。
七、艾滋病神经系统损害的鉴别1.平时临床上对脑炎、脊髓、神经和肌肉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考虑有否艾滋病的可能性,须仔细加以鉴别。
2. 艾滋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艾滋病患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合并弓形虫病、单纯性疱疹、结核病、梅毒等感染。也可有2种以上的损害同时存在,如艾滋病性痴呆同时合并脊髓病。艾滋病患者可数种病变出现类似症状,如患颅内占位性病变时,应同时考虑弓形虫病、结核性肉芽肿、真菌性肉芽肿、细菌性脑脓肿、原发性淋巴肉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