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百合科鹤舞草属植物二叶鹤舞草
Maianthemumbifolium(L.)Fr.Schmidt.,
以全草入药。
形态鉴别:
多年生细弱草本,高8-15厘米。根状茎横走,有节,下部生须根,上不残留叶柄和鳞叶腐烂后的纤维,当年生鳞叶2片,包于茎基,膜质,有紫斑。茎有条棱,光滑,绿色,通常下部具暗紫色斑点。叶通常2片,在茎顶互生,叶柄长5-10厘米,叶片常微肉质,三角心形,长2-5厘米,宽1.5-4厘米,可达6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毛,边缘波状,有极短细睫毛,叶脉多条,平行弧曲,纤细有分枝。夏季开白色小花,总状花序顶生,总花梗长2-3厘米,小花梗纤细,长2-8毫米,花径3-5毫米,花被4片,中脉明显,雄蕊4,着生花被片基部与之对生,子房上位,几无花柱柱头稍头状。浆果球形,赤色,径约5毫米。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潮湿腐殖质土壤中。分布于东北、西北、河北、山西、四川等地。
采集季节:
夏、秋季采收,洗净,再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酸、涩、微寒。凉血、止血。
主治用法:
吐血,尿血,月经过多,外用治外伤出血。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研末敷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