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饮食是指3~13岁年龄段孩子的饮食。它包括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孩子的饮食。
托儿所、幼儿园的孩子应每天至少1杯牛奶,每周提供的油炸食品不可超过1次,向孩子灌输营养知识,让孩子参加与健康饮食有关的活动,从旁指导4~6岁孩子如何挑选水果和蔬菜,如何准备健康的素食鱼生,鼓励他们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等。
要使孩子的膳食平衡,主要是让孩子正确地用餐,让孩子吃的食品花样多,盘内要“五彩缤纷”;使孩子不偏食、不挑食、不过饱;孩子的饮食要营养齐全,热量足够,糖类(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合理,其中的肉、蛋、鱼和豆类的优质蛋白质的比例至少占1/3以上。常吃含钙多的乳品、豆制品、虾皮、海带、芝麻等。含铁多的动物肝、海鱼、紫菜等,含各种维生素多的新鲜绿叶蔬菜和含镁、锌、碘等微量元素多的食品;让孩子在吃饭时保持松弛、情绪愉快;父母不强制孩子把盘中的食品“吃光”,而是鼓励孩子对盘中的食品都尝尝;父母要树立良好的饮食榜样;合理分配三餐的热量。早餐占25%,上午10点加餐占10%,午餐占35%,晚餐占30%,全天的总热量为1200~1700千卡(5.0~7.1mj),蛋白质40~55克,脂肪占总热量的30%~40%;学龄前儿童一天的膳食组成是粮食250克,牛奶250~500毫升,鸡蛋1个,动物性食物100克,大豆及其制品50克,水果和绿叶蔬菜250克,烹调时加适量的油和糖,盐要少些。让孩子吃得越杂越好;零食是孩子不可缺少的,可在上午九十点和下午三四点钟吃点零食。零食是用有营养的季节性蔬菜、水果、蛋、豆浆、花生等做成的。
要让孩子吃出健康,就应做到食不过量,即每天吃的食物所提供的热量不超过人体所需要的热量。要想总热量不超,应注意选用低脂、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白肉(如鱼肉、鸡肉),少吃红肉(如猪肉、牛肉);多吃豆制品;选择植物油,少吃动物油脂;多吃蔬菜、水果,可适量吃些健康零食,如水果、奶类,不吃垃圾食品(如洋快餐、炸薯条、比萨饼、碳酸饮料等);多喝水,不喝或少喝饮料,特别是要远离功能饮料。去超市时,不要把腌制类食品、方便面、膨化食品、烧烤类食品和油炸食品买回家。提倡多蒸、多氽、多煮、多凉拌,少炸、少炒、少煎、少过油;突出食物本身的味道,少加盐、少加糖、少加调味品;搭配粗细粮,加进膳食纤维,剥去鸡鸭皮,去掉肥膘;每餐都要有蔬菜、水果;全家一起就餐;吃健康早餐,如面包2片(谷类)、煮鸡蛋1个(肉蛋类)、牛奶1杯(奶类)、西瓜2片(水果);午餐要丰盛,食物的品种和数量,都要适当多一些;晚餐要吃得少,吃得清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