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药香”相关的标签
香橼叶(《滇南本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的叶。植物形态详"香橼"条。【采集】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另含挥发油0.2~0
香樟(《红河中草药》)【异名】樟木树。【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植物形态】黄樟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形
香樟根(《分类草药性》)【异名】香通(《四川中药志》),走马胎(《贵州民间方药集》),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植
香樟果(《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香樟"条。【采集】秋季采,阴干。【性味】微辛,温。【功用主治】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
香槐(《浙江天日山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香槐的根及果实。【植物形态】香槐落叶乔木,高4~16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色,二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有细小皮孔。
香樟叶(《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叶片,植物形态详"香樟"条。【采集】全年可采,阴干。【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2~3.7%。同属植物黄樟的小品种鲜叶
香构(《四川常用中草药》)【异名】藤构、娃娃皮、野棉皮。【来源】为瑞香科植物小黄构的茎皮和根。【植物形态】小黄构,又名:黄构。常绿灌木,高0.5~1米,多枝纤细
香榧草(《贵州草药》)【异名】须须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鲫鱼草的全草。【植物形态】鲫鱼草一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基部倾匍,高10~100厘米,长短不齐。叶片
香椿子(《东北药植志》)【异名】椿树子(《生生编》),椿芽树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椿花(《四川中药志》),春尖花(《重庆草药》),香椿铃(《陕西中药志》)
香圆子(《江苏药材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香圆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香橼"条。【采集】10~11月间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干。【药材】干燥的种子,呈扁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