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竹笋的盛产季节,但因其生产季集中且採收后保鲜期非常短,因此业者常以腌渍等加工方式生产多元化的竹笋制品,如笋干、笋丝、笋片等制品。
在大家享受美食的同时,该如何辨别竹笋制品的鲜度?或是否含过多食品添加物「亚硫酸盐」(用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的疑虑,食品药物管理署(以下简称食药署)提醒大家,选购前要多了解笋干的相关资讯。
二氧化硫一般可随尿液排出体外,但人体若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呕吐,更甚者有些人会产生过敏反应,如气喘、唿吸困难等现象。
食药署建议,民众选购竹笋及其制品时,可以根据以下资讯进行挑选,并依建议进行烹调前的处理原则:
购买注意事项
新鲜竹笋:
1. 选购无出青(笋尖处呈绿色)的竹笋,在烹调时较无苦味。
2. 外表肥短,呈现牛角状弯曲者最佳。
腌渍竹笋
1. 选购笋干颜色为淡黄色者为佳,若颜色呈现死白,或是出现刺鼻味则不要购买。
2. 选购白笋丝及笋角时,应挑选白色偏暗的色泽,如果产品颜色非常亮白,或是有刺鼻味出现,则需避免购买。
烹调前建议
1. 新鲜竹笋,购买后应充分洗净,以清水浸泡30分钟或开盖煮沸3分钟可以有效减少出青竹笋的苦味。
2. 腌渍竹笋制品购买后应先浸泡清水30分钟以上,并重复换水数次,或者在加热烹煮时,不加盖使二氧化硫挥发,即可减少食入过量的二氧化硫。
购买竹笋加工制品时,请选择信誉良好且有品质保证的商家,并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有完整标示,包括品名、内容物名称、净重、食品添加物名称、制造厂商或国内负责厂商名称、电话号码及地址、原产地、有效日期、营养标示、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等,尽量不要购买散装产品,以免无法追溯源头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