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处方】丁公藤、桂枝、麻黄、羌活、川芎、当归、白芷、补骨脂、猪牙皂、乳香、陈皮、苍术、厚朴、香附、木香、枳壳、白术、山药、黄精、菟丝子、小茴香、苦杏仁、泽泻、五灵脂、牡丹皮、蚕沙、没药。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15ml,每日2~3次。外用,搽于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碎炒热,加入药酒适量,搽患处。
【注意】孕妇禁内服,忌搽腹部。
【禁忌配伍的中、西药】
(1)忌与降血压的中成药并用:如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牛黄降压丸、清脑降压片等;因为麻黄含有麻黄碱,麻黄碱可以使血管收缩而升高血压,从而降低降压疗效。
(2)忌与扩张冠脉的中成药如速效救心丸、活心丹、心宝丸、益心丸、补心气口服液等联用。因为麻黄碱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
(3)忌与含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中成药同服:如舒络片、消痢片等。因为麻黄碱会促使神经末梢中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从而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4)不宜与含乌头(附子)的中成药合用,如:固肾定喘丸、乌梅丸、心宝丸、活心丸、温胃舒颗粒、附子理中丸、正天丸、人参再造丸、桂附地黄丸、益肾灵颗粒、风湿骨痛胶囊、天麻丸、阳和解凝膏、前列舒丸等。因麻黄可加剧乌头碱的毒性反应,都会增强对心血管的毒性作用。
(5)不宜与含有人参的中成药合用。如:通心络胶囊、养心氏片、心宝丸、活心丸、益心通脉颗粒、理中丸、六君子丸、人参健脾丸、启脾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乌梅丸等。方中五灵脂与人参的配伍属于中经学“十九畏”范畴。
(6)不宜与含甘遂的控涎丸合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药恶甘遂”。
(7)不宜与含有贝母的中成药配伍。如:橘红丸、养阴清肺膏、羚羊清肺丸、牛黄蛇胆川贝液等,《本草经集注》中曰:“牡丹皮畏贝母。”
(8)不宜与含有菟丝子的中成药配伍。如:锁阳固精丸、益肾液、骨仙片、首乌丸、养胃舒颗粒、五子衍宗丸等。《本草经集注》中曰:“牡丹皮畏菟丝子。”
(9)不宜与含有大黄的中成药配伍。如:清肺抑火丸、防风通圣丸、胆宁片、化癥回生片、一清颗粒、导赤丸、胃肠安丸、麻仁丸等。《本草经集注》中曰:“牡丹皮畏大黄。”
(10)不宜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如庆大霉素等,可增加后者对听神经的损害。
(11)不宜与西药降压药同用,因麻黄碱可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从而降低降压疗效。
(12)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西药同用,因为麻黄碱会促使神经末梢中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从而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13)不宜与氨茶碱合用,否则会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出现严重失眠、头痛等。
(14)不宜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因为麻黄所含的麻黄碱与异丙肾上腺素对β受体兴奋作用增强,易引起心悸、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致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
(15)不宜与洋地黄药物合用,会降低洋地黄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16)不可与保钾利尿药合用,如螺内酯、氨苯蝶啶,会导致高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