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足疗可以防治多种疾病,但足疗不是万能药,大家做足疗一定要知道这点。人人都适合做足疗吗?并不是这样的,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可以做,但以下7类人群不适合做足疗!下面带你看看不适合足疗的人群!
足疗具备一定的保健功能,但在商家夸大其词的宣传、诱导下,很多市民把足疗视为“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法宝,无论男女老少,身体健康还是不适,都坚持定期足疗。
足疗即足部反射区保健疗法,它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气血,调节内分泌,对失眠、便秘、糖尿病、内分泌失调、肌肉劳损、等慢性病症有一定的疗效。但足浴并非人人皆宜,如果按摩不当,不但起不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甚至加重身体病痛。
人人都适合做足疗?不是的!
热水泡脚虽然养生,但也不是人人适用的。医生提醒,热水泡脚也有禁忌。身体健康的人泡脚自然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
1、怀孕或经期内的女性不适合做足疗。因为中药足浴和穴位按摩可能会刺激到女性的性腺反射区,影响女性及胎儿的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出血或流产。
2、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不适合做足疗。因为,病人的病情很不稳定,对足疗引起的足部反射区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导致病情恶化。
3、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严重出血病人不适合做足疗。因为,足疗会促进血液循环,可能会加重各种出血症状。
4、急性传染病、急性中毒、外科急症如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病人均不适合做足疗。此类病人应该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免贻误时机,不可盲目选择足疗进行治疗。
5、精神紧张如大悲、大喜、大恐、大怒之人或者身体极度疲劳之人不适合做足疗。这些人应该在心情平静或充分休息之后再进行足疗,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6、空腹或饱食之人不适合做足疗。因为,足疗会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胃肠等消化系统血液供应减少,影响正常的胃肠功能。
7、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病人不适合做足疗。因为,在中药泡脚以及穴位按摩过程中会触及到足部病患部位,可能会引起疼痛、奇痒等严重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
另外,糖尿病患者千万留意水温,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温馨提醒:婴幼儿没必要泡脚
医生并不提倡婴幼儿用热水泡脚。理由是,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就容易发热、爱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反而不利身体。每天用温水把小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在家足疗要知道
为了方便卫生,许多人会选择在家做足疗,或者用足浴盆按摩。但是,足疗推拿不是一般地抚摸,只有对相应反射区用一定力度按摩才能达到效果,专业人士才能找准穴位,所以还是不建议在家进行足疗推拿。
若想在家足疗养生,不如简单买个木桶,睡前泡泡脚。可以选择面积大、高且深的木桶,这样泡脚的时候能使小腿完全浸泡在水中,较为舒适。如果每天坚持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此外,还有养生美容、养脑护脑、活血通络等一系列保健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阳台的地上铺一些鹅卵石,经常光脚在上面走走,也可以起到类似足疗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人喜欢使用足浴盆进行足疗,但是这些足浴盆通常水流的速度不足,刺激的面积较大,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还有就是足浴盆的用料比较复杂,若添加药材很有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健康。
沐足误区逐个数
误区一:水温越烫越好,时间越久越好
有些足浴城提供的泡脚水温特别高,客人一触水就喊烫,技师却答:“水越烫,效果越好。”也有些人喜欢一泡就一个小时,直泡到水冷才出来。
专家指出,沐足不是简单的“热水泡脚”,水温要有所控制,一般维持在38℃至43℃为宜。对皮肤温觉减退者,如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的患者更要注意,由于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更容易出现烫伤事件,因此,最好使用有温度控制的沐足器具以防烫伤。
沐足时间也不宜过久。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是错误做法,相当于治疗做了无用功。一般以30至45分钟为宜,次数每天1至2次足矣。
误区二:一边沐足一边吃东西,很惬意
时下很多足浴城都提供零食、水果等餐点服务,让客人边沐足边吃,其实此举并不健康。“过饱、过饥以及进食状态下,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感觉头晕眼花。”专家指出,应避免空腹及餐后立即沐足。
此外,沐足时不宜用力搓擦皮肤,应避风直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各类传染病、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极度疲劳、醉酒及皮肤局部感染、破损者不宜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