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心肌梗死吃什么中药好
【必备秘方】
1.薤白、郁金各12克,瓜蒌、砂仁、山楂、茯苓各10克,丹参、半夏、枳壳各9克,厚朴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神疲气短者,加人参(或太子参);呕恶者,加广藿香、生姜汁;口干、口苦、苔黄腻、身热者,加黄连、黄芩、竹茹(或加柴胡、青蒿);腹胀、大便秘结者,重用瓜蒌,酌加番泻叶、芒硝或大黄;神志欠清者,加石菖蒲、天竺黄、矾水郁金,兼服苏合香丸。主治痰瘀互结型心肌梗死。
2.桂枝、罂粟壳各12克,五灵脂、蒲黄、延胡索、丹参各10克,人参、细辛、附片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舌红少苔者,去附片,加麦冬10克;怕冷者,加高良姜10克,荜茇12克。兼服苏合香丸或冠心苏合丸、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静脉滴注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主治心肌梗死。
3.生地黄12克,麦冬10克,玉竹、赤芍、人参、丹参、当归各9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舌光无苔者,加龟甲、鳖甲、石斛、西洋参;大便干结者,加玄参、火麻仁、瓜蒌子,酌用番泻叶;身热者,加牡丹皮、地骨皮、青蒿、鳖甲。主治气阴两虚型心肌梗死。
4.黄精12克,黄芪、党参各10克,丹参9克,炙甘草、赤芍、红花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虚寒明显者,党参改人参;加桂枝、附片,舌红少津者,加玉竹、生地黄、麦冬。主治气虚血瘀型心肌梗死。
5.玉竹、山楂各500克,糖粉、白糊精各适量。将山楂水煎2次,每次15分钟;玉竹水煎2次,每次30分钟;合并药液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膏,入适量的糖水,适量的白糊精;搅匀,制成颗粒,干燥,用水冲服,每次22克,每日3次。主治心肌梗死。
【名医指导】
1.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是发生心肌梗死的最主要因素,一般1年做1次预测性检查,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为预防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检查,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2.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外,很关键的是进行抗栓治疗,心肌梗死患者长期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0.05~0.3克/日)或双嘧达莫(50毫克,3次/日)对抗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被认为有预防心肌梗死复发的作用。
3.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患者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4.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患者更是如此。较严重的冠心病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5.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患者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进行保护。
6.及时而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先兆症状的出现可能为心肌梗死濒临的表现。建议患者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心肌梗死的措施处理,可减少发生心肌梗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