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的偏方 中医调理方法
土槐饮
药方组成
土茯苓30克,生槐花30克,甘草9克。
治疗范围
本方具有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作用。常用于治疗白疕,属血热风盛者,皮损不断增多,红斑密集,上覆白色鳞屑,刮之可去,基底潮红,下见血露,瘙痒剧烈。
煎服方法
将上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大火煮开,再小火煎煮20分钟即为头煎药,再如法煎煮为二煎药,将头煎、二煎混合,将上药分2~3次,饭后半小时温热服用。每日1剂。
机制分析
方中土茯苓、生槐花是本方主药,土茯苓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生槐花有凉血止血、清肝泄热的作用;甘草有益气补中、泻火解毒、调和药性的作用。该方主要用于现代医学的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常见而且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很复杂,可能与遗传、感染、代谢、内分泌、神经精神、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此外该方还可治疗神经性皮炎。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土茯苓有抗炎、解热、抑菌、抗肿瘤的作用;生槐花有抗炎、抑菌、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甘草有免疫增强、类皮质激素、解毒作用。三药共同作用,可抑制感染,减少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所以可用于治疗银屑病、神经性皮炎。
方药链接
赵炳南(1899~1984),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皮外科治疗的独特风格。赵炳南一生勤奋治学,勇于实践。他从事皮外科专业60余年,晚年则专门致力于皮肤病的治疗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治疗经验在1975年由其徒弟和助手整理而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充分体现。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约30万字,系统介绍了赵炳南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共收入病种51个,病例137例,特别介绍了三种特殊疗法和行之有效的验方、常用方。此书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中,上方“土槐饮”即选自本书,为赵老临床治疗银屑病的常用处方,我们在此方基础上增加药味,治疗银屑病患者多例,有些还是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的,而运用本方却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甚感赵老此方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