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提早治疗治愈机会较大
口臭、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等是牙周病常见的初期症状,之后还会慢慢出现牙痛、牙龈萎缩,如果还是不治疗,牙齿就开始鬆动、脱落,进而阻碍了咀嚼、消化功能,甚至影响到全身健康。
中医在治疗牙周病有很完整的历史,一般会使用中药调整体质,再配合齿龈保健、改善个人口腔卫生,通常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牙周病还不严重的时候,都有机会治愈,但若已影响整个齿槽地基,导致牙齿松脱时,治疗就比较棘手了。
体质失调伤齿龈2种类型很常见
1胃火上炎型
这种体质的患者,很多都是因为饮食偏好烤、炸、辣等重口味的食物,造成胃中积热,胃火上炎伤灼齿龈,加上口腔卫生不良,细菌在齿龈滋生,慢慢导致牙周发炎,损伤牙周组织。
爱好烤、炸、辣等重口味饮食,容易造成胃中积热,胃火上炎伤灼齿龈,导致牙周组织发炎。
2肾虚火旺型
这类型的患者,多数体质虚弱,可能有慢性病史、年龄较大、妇女多产等特徵,或是因为生活过劳、熬夜晚睡,都可能导致肾气、肾精、肾阴不足,造成肾虚火旺的状况。中医讲「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当肾虚时就会反应在齿龈的健康上,除了影响牙周地基稳固外,肾虚火旺也会加重牙周发炎的情形。
中药可治牙周病诊断后视体质用药
用药上分为内服与外用,药物有所差异。内服用药最主要是依据患者体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药;以上述的两大类型来说,胃火上炎型要选用清胃火的药物,像是处方清胃散,或黄连、石膏、黄芩等用药;肾虚火旺型则需要滋肾清热,常用处方像是知柏地黄丸,或生地黄、知母等用药。
另外,甘露饮、玉女煎也都是常用处方,但这些都必须经由中医师的专业诊断,才能根据体质给予正确的用药,民众切勿自行配药服用。
针灸改善牙周病常用内庭合谷穴
针灸也是治疗牙周病的常用方法,叶濡端中医师指出,针灸穴位的选择主要与经络的循行位置有关係。其中,「胃经」通过人体的上牙床,「大肠经」到达下牙床,因此胃经的内庭穴、大肠经的合谷穴,都是常用来治疗牙周病的穴位,而内庭穴也有清胃热的功效。
其他还会依体质状况选用,比如,肾虚者会选用「肾经」的太溪穴、復熘穴,若是年老齿龈萎缩,合併气血虚弱体质者,也可加用足叁里、叁阴交穴来补益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