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的中医治疗方法 调理方法
妇女乳房发生胀痛,焮红灼热,或伴发热恶寒,继则肿块增大,蕴酿成脓,名为乳痈。
1.宣解消痈汤
【组成】 柴胡12克 生石膏15克 薄荷6克 金银花15克 蒲公英15克 香附6克 红藤12克 鲜橘叶6片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疏肝清胃,宣散热毒。
【主治】 乳痈初起,肝胃火蕴,感受邪毒,壅遏乳房,胀痛焮红,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渴,口苦,小便黄,大便结,舌红苔黄,脉浮弦滑数。
【方义】 柴胡、薄荷宣肝郁,解表邪;生石膏清泻胃火;金银花解毒消痈,气香轻宣,透邪外达;蒲公英消痈散结;香附疏肝理气;红藤活血消肿;橘叶宣郁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又可护胃。
【加减】 (1)冬季寒冷,火毒被寒邪郁遏,兼有表邪,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者,去薄荷,加荆芥10克、紫苏叶4.5克,疏风散寒。
(2)火邪盛,口渴饮冷,加天花粉12克,清热止渴,解毒消肿。
2.柴芩膏蒲汤
【组成】 柴胡12克 黄芩10克 生石膏15克 蒲公英15克 金银花15克 半枝莲15克 生香附6克 丹参15克 天花粉12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疏肝清胃,活血消肿。
【主治】 乳头属于肝经,乳房属于胃经,肝胃火毒,壅阻乳络,乳房红肿增大,硬结剧痛,或伴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方义】 柴胡宣肝郁,行气血;黄芩苦寒清肝;生石膏清胃泻火;金银花、蒲公英、半枝莲消毒散痈;香附疏肝开郁,调畅气血;丹参凉血活血,消肿止痛;天花粉清火邪,消肿毒;甘草解毒,和诸药。
【加减】 (1)乳房肿痛甚,加乳香6克、没药6克,活血止痛。
(2)大便秘结,加大黄6~10克,荡涤火毒。
3.托里消痈汤
【组成】 黄芪18克 当归15克 金银花15克 千里光15克 天花粉12克 穿山甲9克(炒珠) 皂角刺10克 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气养血,托毒透脓。
【主治】 乳房剧痛,皮色焮红,硬块中变软,按之有波动感,为脓已成,尚未外溃,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义】 黄芪补气,托毒外出;当归养血,排脓止痛;金银花、千里光清热解毒;天花粉消毒排脓;穿山甲、皂角刺活血消肿,透脓外溃;甘草解热毒,调诸药。
【加减】 (1)热毒仍盛,身热烦渴,加黄芩12克、紫花地丁15克、青蒿6克,清热透邪。
(2)脾胃受累,脘腹胀满,饮食乏味,加扁豆衣12克、谷芽12克、陈皮6克,补脾健胃。
4.双补化毒汤
【组成】 黄芪15~20克 白术12克 当归15克 川芎6克 金银花15克 蒲公英15克 桔梗12克 白芷5克 丝瓜络10克 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益气血,清热解毒。
【主治】 乳痈已化脓外溃,气血已亏,热毒留恋、脓汁久流不止,质稀,或痈之周围硬痛,头晕目眩,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黄,脉数无力。
【方义】 黄芪补气生肌;白术补脾益气;当归、川芎补血生肌;金银花、蒲公英解毒消肿;桔梗辛散苦泄,利气化痰,排脓消肿;白芷宣散毒邪,消肿排脓;丝瓜络活血通络;甘草和胃解毒。
【加减】 (1)火邪仍盛,加千里光15克、天花粉12克,清热解毒。
(2)痈之周围发痒,加蝉蜕6克、薄荷3克,祛风止痒。
(3)脘满纳差,加佩兰10克、神曲12克,运脾健胃。
5.银芙姜冰散
【组成】 金银花60克 木芙蓉叶30克 姜黄20克 千里光30克 冰片10克
【用法】 共研细末,每次用20~40克,冷茶调成糊状,搽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 乳痈红肿热痛,尚未溃穿者。
【方义】 金银花清热解毒;木芙蓉叶苦微辛性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姜黄行气破血,消肿散痈;千里光解毒消痈;冰片辛苦而凉,清热止痛。
【加减】 (1)肿痛甚者,加大黄15克、泽兰20克,研末,加入上述药粉中,涂患处,清热散瘀。
(2)肿痛难消,加红花、凌霄花各10克,研末,加入上述药粉中,涂于患处,祛瘀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