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有什么时令蔬菜
春菜:
春菜其营养丰富,所含蛋白质居蔬菜之首。其中所含钙、磷、维生素C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还有脂肪、粗纤维、铁、胡萝卜素以及香椿素,有特殊芳香,食之鲜美可口,耐人寻味。潮州人食春菜,要先在油锅上加入生姜粒煎至焦黄后,再将洗切好的春菜加入,味道有点苦甘,而口感甚好。
豆芽:
春季风大干燥,容易上火生病。这个时候不妨吃点豆芽降降火。绿豆芽容易消化,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合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人群食用。黄豆芽健脾养肝,其中维生素B2含量较高,春季适当吃黄豆芽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黑豆芽养肾,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含量比绿豆芽还高。豌豆芽护肝,富含维生素A、钙和磷等营养成分,蚕豆芽健脾,有补铁、钙、锌等功效。
韭菜:
韭菜虽然一年四季都可食用,但以初春时节品质最佳。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菠菜:
菠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铁、磷、钙等矿物质,具有抗衰老和增强活力的作用。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有入肠、胃经,有补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等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胃病、头痛目眩和贫血等有较佳辅助疗效。菠菜是一种缓和的补血滋阴之品,春天养生少不了。
马齿苋:
马齿苋又称五行草,有着很好的医疗作用。因此,我国民间又叫它“长寿菜”、“长命菜”。马齿苋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外,也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人体内糖代谢,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钾盐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荠菜:
李时珍说:“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钙量接近同等质量牛奶的3倍。荠菜还有一定药用价值,传统医学认为它可用于辅助治疗痢疾、肠炎、胃溃疡等疾病。荠菜可以用来做馅,也可焯水后凉拌、摊鸡蛋、煲汤煮粥等。
蓬蒿菜:
蓬蒿菜早在唐代已列为食疗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称之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蓬蒿菜有明显的平肝、清虚热作用,对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头昏脑胀、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及热咳有痰等症有良好的疗效。有润肠通便之功,尤宜于内热便秘者。
生菜:
首先推荐的是生菜。春天易导致人上火,加上春天多风,空气还不够湿润,更易得病。生菜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而且口感清爽,所以说吃生菜也是祛火的一种方式。生菜的含水量很高,营养非常丰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低脂、高维生素。生菜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E等,此外富含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多吃生菜,对于人的消化系统大有裨益。
春笋:
春笋味道清淡鲜嫩,营养丰富。含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纤维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笋是高蛋白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春笋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现代医学证实,吃笋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2月份可以种什么菜
二月份气温较低,日照最少,有冻害。这个时候能在露地蔬菜生长的主要品种有青菜、甘蓝、花椰菜、碗豆等品种,主要做好施肥,雨后排水,碗豆搭架等工作。已到成熟蔬菜,如红菜薹、白菜薹、小白菜、花菜、甘蓝、晚熟萝卜、大蒜、芹菜、菠菜、芫荽、茼蒿等要及时采收。甘蓝、晚春莴笋和春花菜,可陆续定植,地膜覆盖栽培;春萝卜本月中下旬播种,选择生长期短、耐寒性强、春化要求比较严格、抽薹迟,不易空心的品种进行栽培,如白玉春萝卜、春白2号等都可以引种试种。
二月是较多瓜菜品种的播种育苗期,虽然不能露天种植,但可以在大棚中种植。例如粉质小南瓜、黄瓜、丝瓜等2月上旬播种育苗。矮生菜豆大棚栽培的播种期,一般为2月中旬至下旬。早春叶菜如菠菜、荠菜、茼蒿、芫荽、芹菜等一般可在下旬始播。其它如春大白菜、春甘蓝、春萝卜等可采用大棚加小拱棚播种育苗。凡是进行春季大棚瓜菜栽培,在二月及时播种育苗,最好能采用电热温床育苗,做好播种前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烹饪蔬菜的注意事项
1、例如蒸和煮,采用的是水作为介质的热加工方式,所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蔬菜中一些水溶性营养,像维生素C、B族维生素、多酚类物质、硝酸盐含量等的损失,以维生素C的水溶性损失率较高,其它的保存效果还可以;而炒之类的油作为介质的热加工,溶水损失自然是少些了,可是高温造成的损失也不小。所以,蔬菜千万不能够过长时间、过高温度地加热。
2、但是,蔬菜不加热烹调的话,膳食纤维得不到软化,也就不利于消化;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A,加热后,维生素A才能够更好地吸收(强调下:不一定要油炒,只要熟透);烹调之后,蔬菜的细胞壁、细胞膜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那么存在于蔬菜细胞中的营养素等能够更好地向外转移,经消化后也更好吸收。
3、生的蔬菜中含有一些单宁、草酸等抗营养物质,单宁会产生涩味,还会结合一些蛋白质,草酸会结合钙形成草酸钙,影响口感和营养的吸收,通过烹调使抗营养成分溶于水而去除就非常有必要了。
4、通过适宜时间的烹调处理,不要使蔬菜做得过熟的话,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其实是下降的。再从卫生学的角度来说,加热,可以灭菌嘛,消除了不必要的微生物污染。
5、还有一点,就是得考虑不同蔬菜本身的质地结构特性,像生菜、苦菊、西红柿、彩椒这些西方人常凉拌生吃的蔬菜,质软容易入口,每日摄入的蔬菜中,选这么一部分生吃未尝不可;但是像西兰花、芥蓝、竹笋这样的,还坚持要生吃掉吗?还是不要了吧~
6、通过研究发现,除去煮和炒,或许更应该向全世界推广“蒸菜”和“微波蔬菜”这两种方法。在相同去除有害因素的同时,还有更突出的保护蔬菜外观形状和色泽、保留营养素的表现,而且微波更突出。另外,从“少油”烹调来看,也比炒菜更显著地能够控制住。
7、最后,好不好吃这件事,多少还是取决于你的厨艺和如何调味吧~而我更建议你“少油、少盐、少调味”,享受蔬菜天然的青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