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中成药名。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之功效。用于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五苓散有哪些作用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外感风寒,水湿内停证小便不利,头痛发热,烦渴欲饮,甚或水入即吐,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3、痰饮内停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临床运用】
1、本方为化气利水的代表方,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肾炎、心脏病、肝硬化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加减化裁】
若兼气滞腹胀者,加陈皮、枳壳等以理气消胀;若水肿甚者,加车前子、大腹皮、桑白皮、陈皮等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功;若泄泻清稀如水,可加山药、薏苡仁、葛根等以健脾渗湿止泻。[3]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使用注意】
1、入汤剂不宜久煎。
2、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文献摘要】
1、《医方考》: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虽有或润或燥之殊,然其为淡则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性辛热,辛热则能化气。
2、《古今名医方论》引赵羽皇:五苓散一方,为行膀胱之水而设,亦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也。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而阴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矣。
茵陈五苓散
茵陈五苓散: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主要成份:茵陈蒿、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白术。
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之功能。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这里是本站安东尼小编为您介绍的“五苓散有哪些作用”相关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你对老宗医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