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在生完小宝贝后,要多注意营养的调整和原则。产后头一周,她的乳汁分泌倒是蛮顺利的,宝宝吃得也很开心。众所周知,母乳喂养好处多,因此,产后乳汁充足,无疑是众多新妈妈梦寐以求的。生完宝宝后,身体该怎样补呢?以前的人们都是怎样做的呢?
一:产后补身,多喝姜醋汁
民间关于产后喝姜汁、吃猪蹄姜醋的习惯,似乎早已是“约定俗成”。姜醋、姜汁、生姜炒菜炒饭、生姜煮汤、姜水洗澡洗头等,月子里可谓“无姜不欢”。
中医认为,生姜性温热、辛,可疏风解表、散寒,促进恶露排出。但由于姜是辛温之物,可促进血液循环,过多进食反而会增加血性恶露,使恶露排之不尽,影响子宫内膜修复,造成产后体弱,甚至引起贫血。所以,产后进食姜或姜制品应适时、适量、适度。所谓适时,即指当恶露颜色转为淡黄或白色时,才是进食姜或姜制品的理想时机;适量是指隔天小半碗姜汤或一碗姜醋即可,同时强调不宜饮用浓姜汁。适度是指饮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持续十天左右就好。如果期间出现恶露突然增多或颜色转为鲜红,应酌情减量,或者暂停服用。
产后身体虚寒,适当吃些补益食品未尝不可。对于补身食物的选择,原则是在营养均衡、充足的基础上,适当选用一些具有滋补功效的药食两用食品,如生姜、红糖、芝麻、羊肉、黄鳝等温性食物,但以上所选,均应讲究时机和进食量,否则会适得其反。至于当归、鹿茸、人参等补气补血的补品是否能吃,什么时候吃,宜根据各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多喝母鸡汤,促进乳汁分泌
传统民俗认为,老母鸡营养价值高,能增强体质、增强食欲、促进乳汁分泌,是产后必备的营养食品。但现代医学证实,多吃母鸡不但不能增进乳汁分泌,反而会出现回奶现象。
产后,母体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大大降低,这时催乳素就会发挥催乳作用,促进乳汁形成。而母鸡体内含大量雌激素,产后若过多进食,会令产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致使催乳素功能减弱甚至消失,导致回奶。有研究表明,公鸡体内所含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反而可使乳汁分泌增多。所以,产后吃母鸡不如吃公鸡。至于其他,如鱼汤和羊肉汤等,也可增加乳汁分泌,产后可适量食用。
三:蔬菜水果水气大,坐月子期间应忌食
有些地方的老规矩认为“蔬菜水果水气大”,产后吃了会伤身,会腰酸、患胃病、使身体虚弱等,因而“勒令”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忌食蔬菜水果,但其结果却是,产妇在分娩后大便秘结,痛苦不堪。
事实上,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腹部肌肉松弛,加上长时间卧床,运动量减少,致使排便肌无力,肠蠕动变慢,因而容易发生便秘。加之,产妇分娩后代谢机能旺盛,出汗量和尿量增多,如果多食补品又禁食蔬菜水果,由于得不到充足的膳食纤维,更会使大便干燥、秘结而不易排出。
蔬菜和水果富含人体“三宝”,即维生素、矿物元素和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进食欲,促进糖分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特别是可以预防便秘。同时,适当进食蔬菜水果还有助于改善乳汁质量,促进婴儿健康。